首页 行色天下 海外留痕

阿拉伯的“新劳伦斯”

2013-01-22 07:46

摘要:阿拉伯的“新劳伦斯”,阿拉伯 爵士乐

实际上,当年囊括奥斯卡七项大奖的史诗巨片《阿拉伯的劳伦斯》并不是一部好理解的电影。至少不如彼得·奥图尔(饰演男主角)那双蓝眼睛简单易读。一个英国军人如此痴迷于阿拉伯国家的统一和种族文明共处,多次铤而走险在各种部落、军阀间游说、斗战,这事只会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而最近我看的一部文艺喜剧《到也门钓鲑鱼》同样围绕中东与西方世界的共处方式展开,视角却完全改变了。劳伦斯怎样都想不到无需流血动枪,只要用一种生活方式、一道美食、一场音乐甚至一个爱好,都能打开中东闭塞的大门,让穿阿拉伯长袍的人迅速融入这个日渐平行的现代世界。

“脱下长袍”的爵士中心

在卡塔尔航空上海到多哈的直达航班商务舱上,早餐菜单里出现了惊人的鲜虾肉糜粥。环顾四下,满坐着各类肤色去中东出差的商务人士。尽管多哈是个保守到无趣的城市,但前卫的酒店业者已经先一步为观念逐渐开放的人群驻扎好了据点。在开业不到一年的The St. Regis Doha酒店里,你几乎可以听到那面文化隔离之墙逐渐崩塌的声音。当然,尤其是在这样的日常生活图景中:当地妇女不能出现在豪华的公共户外泳池中,晚上也无法独自在城市散步(只能司机护送),不能喝带酒精的饮料、不能露出胳膊和漂亮的小腿。10月初喜达屋酒店集团把世界最顶级的爵士乐机构——林肯中心首次带出纽约,首站就选择开在位于多哈的The St. Regis酒店。这事起初简直让人无法理解。到底多哈有哪些人真正懂得欣赏爵士乐呢?

事实证明,这座被认为普遍缺乏个性的中东城市完全敞开怀抱欢呼来自纽约的演奏家们。对于喜达屋最高端酒店品牌St. Regis来说,爵士是上流社会证明自己来自“old money”家族的入门证。而多哈的新旧贵族(包括以售卖珍珠起家的The St. Regis Doha业主)正是通过经典爵士乐来和西方世界共享精神世界的。林肯中心开幕当晚,从酋长级人物到当地望族纷纷脱下传统阿拉伯长袍,以一袭帅气高级西装出现在直面壮阔波斯湾的爵士酒吧里。原纽约林肯中心艺术总监、世界一流爵士乐大师温顿·马萨利斯(Wynton Marsalis)带领自己的原班爵士乐队为100名观众上演了绝对原汁原味的现场表演,让4500平方米的时髦酒吧渐渐脱离了它封闭的城市背景,成为一场无国界的爵士联欢。

当侍者端上路易斯安那州(以拥有众多爵士乐俱乐部而闻名)美食拼盘时,无论肤色语言如何迥异,这里坐着的都是热爱爵士的世界公民了。

血统模糊的阿布扎比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The St. Regis正在扮演当年劳伦斯的角色。只不过以更高级、和平和摩登的方式。当我到达The St. Regis Saadiyat Island Resort时,一种不知自己身处哪块大陆的奇异感突然窜了出来。这座沙漠中的城市依旧可以看见一袭黑色长袍(Abaya)、头裹黑色头巾只露出浓眉大眼和小部分棕黑肌肤的中东女子。但更多的是印度尼西亚人、哈萨克斯坦人、印度人、中国人和英国人,他们各自享受着在“血统模糊”的度假酒店每天接待世界各地访客的新鲜生活。

位于阿布扎比市中心东北面的Saadiyat Island,在阿拉伯语境里有“快乐之岛”的含义。实际上,当我站在疑似巴厘岛或者澳大利亚北领地风情的奶白色自然沙滩上时,身边是热带岛屿最常见的植物鸡蛋花。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望见海岸线上的宽吻海豚。据说文艺爱好者最爱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也将搬进该岛,而以无国界和多产著称的设计大师Gary Player亲自为酒店主持规划了18洞的高尔夫球场。坐在The St. Regis Saadiyat Island Resort融合地中海与阿拉伯风情的海鲜餐厅里,吃着法式长棍沾橄榄油(还一种酒店特制的当地香料蘸酱),再读本卡波特的《夏日十字路口》,这洋气的生活方式简直让你怀疑眼前蓝得要命的颜色到底是不是来自阿拉伯海。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