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色天下 推荐之旅

云南诺邓:千年白族村寨

2013-02-23 17:41

摘要:国家旅游地理2月23日讯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深山里有个村子名叫诺邓,这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白族村寨。 诺邓一词是白语的译音,意思是有老虎的山坡,它在古代可是个了不得的地方。唐代樊绰的《蛮书》中已经对诺邓有明确记载,此书的成书年代在唐

  国家旅游地理2月23日讯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深山里有个村子名叫诺邓,这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白族村寨。

 

  “诺邓”一词是白语的译音,意思是“有老虎的山坡”,它在古代可是个了不得的地方。唐代樊绰的《蛮书》中已经对诺邓有明确记载,此书的成书年代在唐懿宗咸通三年,即公元862年。以此推算,诺邓至今至少应该有1140年以上的历史。这就是说,这里最迟在唐朝就已经凿井制盐,是一个典型的以盐井为生存依托的村落。
 

  诺邓出产的盐,盐质非常好。毋庸置疑,正是由于有了优质的盐,诺邓很快成为被史家所称叹的“茶马古道”上的一颗明珠。据有关史料记载,鼎盛时期诺邓村中常住户达400多户,近3000人。另有商、工、艺等数千流动人口。诺邓东通大理、昆明,南至保山、腾冲,西接六库、片马,北连兰坪、丽江。历经千年风霜雨雪,沉淀下了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顺着印烙着深深马蹄痕的青石板道拾级而上,你可以看到1000多年前的那口古老盐井,也可以看到当年由朝廷钦命、威镇一方的五井提举司留下的衙门旧址,还有玉皇阁道教建筑群、财神殿、龙王庙、万寿宫、贞节牌坊……
 

  这个小小的山村虽然经历了1000多年时光的洗礼,但一直保持着四个不变:以“诺邓”冠名的村名不变,村中居民以白族为惟一族种不变,长期使用白语不变,村民以制盐为主不变。这在云南省村落发展史上实属罕见。
 

  走在青石铺就的村道上,你仿佛走进了一座白族民居建筑历史博物馆。“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民居建筑式样和特点基本与大理地区的白族民居相同。但由于诺邓民居所处海拔高差较大,必须依山而建。于是,每一处院落都巧妙利用山势地形布局,一层叠着一层往上走,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往往是前面人家楼上的后门即通着后面人家的大院。据了解,保持完好、纯粹白族风格的院落如今大约还有近百处,主要是以明朝和清朝时期的居多。云南省提出要把诺邓建设成“生态旅游示范村”:恢复古盐井的传统生产工艺;利用村落民居建筑群的独有特色,展示白族民居建筑文化;以玉皇阁等寺庙建筑群为依托,展示白族道教文化;建立诺邓民俗博物馆,展示白族民俗文化;恢复以诺邓火腿为主的名特食品;恢复诺邓传统的种桑养蚕业,进一步加大环境绿化;恢复传统的水碓、水磨、水碾和手工酿酒作坊,展示山地白族古朴的生产方式;恢复传统的村落集市,再现当年“茶马古道”繁华重镇的风采;利用盐井古戏台组建洞经古乐队……
 

  云龙县通过宣传,发动群众参与保护和建设,目前已经自发清理村道3600多米,清理院道1600多米,并且对“功德名匾”、“进士书案”和一些珍贵的古碑、古建筑进行了妥善保护,对一些违章建筑物则坚决拆除。完成了3.7公里进村公路的铺设。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