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色天下 户外徒步 西北行

游走于美景无边的太行山脉

2013-01-05 16:57

摘要:国家旅游地理1月5日 现代社会的我们,对于旅行或许都忙着到此一游地拍照,真正对一个地方根本不会静下心来看看它、读读它,关于历史、文化、地质等等。 一旦置身于太行山脉之间,不管你去过多少次,全部身心即被气势宏伟连绵起伏的山脉、峻秀峭美的山崖、清

    国家旅游地理1月5日    现代社会的我们,对于旅行或许都忙着到此一游地拍照,真正对一个地方根本不会静下心来看看它、读读它,关于历史、文化、地质等等。

    一旦置身于太行山脉之间,不管你去过多少次,全部身心即被气势宏伟连绵起伏的山脉、峻秀峭美的山崖、清澈的水流和无边无尽的草木、还有善良淳朴的民风所吸引和征服。这块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脊梁”的土地上无时不刻向你展示着它那气势恢弘、博大精深、历史厚重的灵魂。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耸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间,为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太行山位于河北平原和山西高原之间,走向为从东北向西南;北起北京西山,隔拒马河与军都山相对,南达豫北黄河北崖,抵河南省的沁河平原,西翼连接山西高原,东翼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华北平原。山脊东侧从河北平原拔地而起,许多地段有高1000米的断层岩壁,所以气势宏伟;西侧由于和高原接壤,山坡缓平;太行山绵延700余公里,是中国陆地地形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最高峰为河北蔚县境内的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

    太行山是古老的断块山,地质发育有多级夷平面,山体主要由古老的变质岩及岩浆岩构成,太行山脉人为划分为南太行(河南省境内段);中太行(河北邯郸、邢台境内段);西太行(山西省境内段);北太行(中太行至北京段)。南北太行山的岩石多为平缓的厚层石灰岩(白云岩),中太行山为含铁质较多的砂岩(嶂石岩类),夹杂着片麻岩、花岗岩和泥质页岩,所成的陡坡往往是悬崖和深谷,北高南低,山势东陡西缓。各段呈现不同的地貌;南太行山峰以中山为主,陡峭挺拔,山高林密,形势非常险要,平均海拔在l000米以上,大部分海拔在1200 米以上,中太行雄伟壮观,西太行连绵起伏,北太行2000米上下出现高山草甸(石家庄平山地区驼梁山到小五台山为典型),山体形态各领风骚。

    山中由山西黄土高原上奔流而下的暴流性河川众多,所以太行山被许多河流谷道所截开;其中还点缀着不少山中明珠一样的水库,随处可见让人流连忘返、如诗如画的美景。

    因为太行山东缘地处一条近南北向的断裂带上,在这条几公里至十几公里宽的地带上,发育有不计其数的大小断层,而每条断层都会生成一个阶梯,于是就形成了太行山“大阶梯中有小阶梯”的奇特景观

    太行山的意义并不仅在于它本身地理特征,还在于自两百多万年以来的第四纪时期,正是由于太行山的强烈抬升,才有了太行山以东盆地的不断沉陷,太行山东缘大断裂造成的这种地形上的一正一负,才使得西边不断地削山移土,东边不断地填海成陆。对古海岸遗迹的科学研究,已表明距今7400年时,华北海岸线还位于保定—石家庄—邯郸—安阳一线的太行山麓。此时的古人如果登上太行山向东俯瞰,应当是凭海临风、汪洋无边的景象。而大约与此同时或稍后的仰韶文化遗址,还在黄河刚刚东出三门峡的南太行与伏牛山之间。而随着太行山山前平原的向东推进,文明的繁衍也向东扩展,在太行山东麓的河南安阳,才出现了距今3000多年的殷墟遗址。距今约1800年前的东汉末年,曹孟德击败袁绍,扫平北方时,华北平原的天津至现今黄河三角洲的大片地区还在海中,因此曹操统一的中国北方地域,是不能和今天同日而语的。

    因此,说太行山孕含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历史,是华北平原的母地并不为过;在当今,包容原始自然和现代文明的太行山脉,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诱惑着大家不断去探索和发现。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