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尼泊尔神游之旅
摘要:用许巍 《曾经的你》里面的歌词: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这世界的繁华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已四海为家曾让你心疼的姑娘如今已悄然无踪影 序 闲下来的时候,自己也会偶尔思考人生。有次我问我身边的一个好朋友,什么是成功。她说,想做的事做到了,想要的东
国家旅游地理 2012月29日(走遍四川1)
用许巍 《曾经的你》里面的歌词: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这世界的繁华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已四海为家曾让你心疼的姑娘如今已悄然无踪影
—————————— ————————————————————序
闲下来的时候,自己也会偶尔思考人生。有次我问我身边的一个好朋友,什么是成功。她说,想做的事做到了,想要的东西获得了。十几年过去了,倒是时常想起同学当年对成功的定义,每每想来,感慨不已。我现在过得还算不差,但是,现在的生活是我主动争取到的,还是随波逐流般的被扔到了这里。我活了这么久,到底有哪些我真正想做的事情做到了,想要的东西获得了呢?这个问题太凄凉,自视是很困难的事情……做自己想做的……尼泊尔旅游插曲:在尼泊尔,我遇见一个90后小伙,在他刚开口讲话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尼泊尔人的中文居然说得比“大山”还溜,后来经过仔细辨认,我才终于确认了他的“中国人”身份——这人确实太黑、太瘦,太像当地人了。在他的自我介绍中,我了解到他是一个狂热的旅行爱好者,这次出门旅行的时间已经超过半年了,沿途搭过顺风车,睡过火车地板,住过大马路,走到拉萨的时候,兜里的钱用光了,就在那里打零工,挣足了路费再往尼泊尔走,他是真正的用旅行穿越了四季……准备2012,顺利的事情肯定不如烦人的事情多。曾经触手可及的南亚,似乎又变得遥不可及。其实我过得算不错了,今年二月在海南吹海风,三月去欧洲挨饿迷路,四月在江南附庸风雅,五月在黄山胡乱摄影,六月在成都探密访幽,七月在草原安全坠马……听起来过得还不错,可是去海南是公干!去欧洲是公干!去江南是老婆的意思!去黄山是公司活动!与成都是公干中忙里偷闲!去草原那是我去年对公司的建议,今年我确是可去可不去了!去了这么多地方,也的确带来了很多欢乐,可是也有一个声音在我心里越来越响,你想要什么,你想去哪里!!潜意识里,答案当然是有的。说起来,两年多的过去了,对尼泊尔的揽胜的热情自然不复当年,但是必须承认,尼泊尔之行于我,已经增添了不少额外的东西。圆梦的结果虽然重要,但是圆梦这个动作本身对我似乎意义更大,几年来,我终于要做成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少许许遗憾,许多多兴奋。此次南亚之行,于我不单单是场出行,更是我对“做我想做的”一次追求。期待,回来后有所蜕变。我坐在这里,左手是我的护照,左前侧是我整理好的旅游攻略,身后的箱子里塞满了为此次出行新置办的行头,药品。很有成就感。


这次尼泊尔行程准备的东西:1. 两大卷卷纸,两大包400抽抽纸,两包200抽抽纸,六包pocket paper以及五包湿巾(少量的可以带些,没必要带太多,在加都的thamel有超市,什么东东都有);2. 各种花花绿绿的T-SHIRT五件,牛仔裤三条(长中短各一条),防晒皮肤衣一件(尼泊尔紫外线照射也很强烈的),速干衣裤一套(为漂流准备),长袖开衫一件(非常必要),睡衣两套,抓绒衣一件(西藏准备),换洗内衣四套,裙子两条(没用上),墨镜两副,帽子两顶(草帽与布帽各一);3. 小瓶洗发水护发素,小瓶沐浴露,各种洗漱用品护肤品一套,面膜眼膜各五片,SPF 30脸部防晒霜一瓶(妮维雅水漾防晒霜,用了五六年了,前年去新疆一点儿都没晒黑),SPF 75 水宝宝面部防晒棒一支,SPF 50 水宝宝运动防晒喷雾一大瓶(事实证明这个防晒伤超有用,可不防晒黑,老外们都喜欢晒黑嘛,所以没办法,要是怕黑的童鞋可以选择日本防晒产品);4. 12'电脑一台(又好带又好用,wifi在尼泊尔还是很普及的,不过在抢信号的时候手提电脑肯定是比IPAD好用,如果去NVC志愿者之家的话最好还是带电脑,IPAD一点儿信号都没有),印度标转换插头一个(加都用),万能转换插头(博卡拉用),D90一台(虽说很沉,我一般把它扔在箱子里半年才用一次,但有些风景真的是用傻瓜相机拍不出来想要的效果);5、攻略: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看了很多帖子,在驴评网、蚂蜂窝、天涯、猫扑上看到某人拍的行走的尼泊尔,景色美得让人不可思议,感情的天秤又开始倾向于越南那个有山有水有海有吃的地方,看到某位妹妹的穷游日志,从越南到尼泊尔、马来西亚然后飞回杭州,让我心动了好久好久,攻略做了一大堆,为尼泊尔之行下足功课!这个上面可以找到尼泊尔的一些酒店住宿:
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482-r1336811-journals.html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482-r1336927-journals.html
http://dzh.mop.com/cldp/20090414/0/lz8z53I1bc763dzg.shtml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2/535390.shtml
http://travel.sohu.com/20090316/n262826201.shtml
6、签证:找旅行社办的签证,比较方便省事。如无护照,可去户口所在地办理。自己需带齐的材料:身份证原件、户口本原件、2寸彩照一张、护照申办表格一份。下面是自己去尼泊尔之前搜集的部分资料,和大家分享一下~
http://travel.sina.com.cn/z/beautifulworld6/
尼泊尔旅游景点
http://www.douban.com/note/***********/
尼泊尔签证攻略
http://travel.sohu.com/20090320/n262910886.shtmlhttp://www.57tibet.com/tibet/list/List_207_1.Html
尼泊尔签证,各大领事馆联系方式
出行(国内段):从北京没有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直飞航班,去尼泊尔,需要从成都,昆明,广州或者香港四个城市中的一个转机。我23日飞抵成都,24日将从成都直飞加都。从北京到成都我坐在飞机前部左侧靠窗的位置,视线很好,机翼也没有任何遮挡,窗外天气晴好,能见度很高,透过舷窗,能看到浮云朵朵,还能看到群山连绵。窗外的群山应该是太行山脉吧,从高空看去,连绵的群山如画卷般随着飞机前行的方向依次展开。一道道曲折的山脊相连,写意的构成画卷的主线,一条条山坳从山脊两侧发出,沿着山脊向两旁延伸,把画卷的脉络详加勾勒;深绿色的植被就是画卷的天然的底色;山谷中充填着沉淀了一晚的雾气,那晨间的雾气,被旭日初晒,蒸腾开来,山谷与山谷相通,远远望去,蒸腾开的雾气宛如一条气势磅礴的大河,在山谷间奔腾……忘情的看着窗外的景象,却突然意识到,好像很久以来,我出行只选择紧急出口靠过道的位置,对飞行的印象,已经长久的被狭窄的通道,密闭的空间,紧勒肚皮的保险带以及如影随形的晚点所占据。却忘记了,第一次坐飞机时候的新奇体会。“停下来,感受美丽”,脑子里蓦地滑过这著名的广告词……窗外终于出现了平原,原以为山区与平原的交汇处应该犬牙交错,但令我意外的我第一次发现山区与平原的交界却如此泾渭分明。山地一触到平原便戛然而止,而平原也老老实实的守着自己的范围,没有向山区伸出一星半点,真的就好像有人画了一条界限,两不相范。想起上古传说,说很久很久以前,有那大神通者,能够牧山(就是能够像牧羊一样把群山赶来赶去),一把赶山鞭能够把群山聚集在一处,让出平原给人类居住,而把山岳作为陆地动物的家园。想来古人必然也曾经一度登高看去,看到过平原与山区如此分明,才创造出赶山挑海的神话。坐在飞机上,我却感到颇有古风……停下来,真的能够感到美丽。出行(国际段):成都机场的安检非常严格,也很慢。我穿了个山寨cross的拖鞋,居然也被要求脱鞋安检。在安检的时候,我对成都机场安检人员的认真态度表示了相当的敬佩。成都口岸的边检非常严格,也很慢,至少我等待的窗口很慢,边检时间大概一分钟一个人。嗯,工作就应该这样,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坏人出境,于是在等候边检的时候,我对成都机场的边检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也表示了相当的敬佩。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我终于通过了各种检查,这个时候我有点渴了,习惯性的从从背包里摸出了半瓶纯净水喝了。在喝下最后一口水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没有受任何干预,带着半瓶水通过了安检!诶,天知道这半瓶纯净水我是怎么通过安检带过来的(这个经历是千真万确,但是我没有拍照留念)!于是我对成都安检人员的敬佩程度一下子就没有那般敬佩了。与此同时,对边检人员是否能不放过任何一个坏人出境,我也多少有了些不确定……旅行应该是这样,有点小插曲才好玩嘛。按部就班的生活,我过够了!!一点题外话:其实国内的安检应该说是比较仔细了,至少我觉得比新加坡(新加坡的樟宜机场可是曾经被评为世界第一的机场哦)的安检仔细的多。除这次以外,我带过的指甲刀,辣椒粉等等东西无一例外的都被检查出来过并做了相应处理。而且我也亲眼看到安检人员从外国小孩子身上查出来过鞭炮等违禁物品。总的来讲,对安检,应该是放心的。但这次带水上飞机,是比较搞笑的事情。
对边检,诶,大家看新闻也知道跑路好像并不困难其实我很怀疑去加德满都的乘客或多或少受到在成都的机场是受到一点歧视的。原因有二:1. 早上八点十分左右,成都口岸只开放了两个边检口(后来开放了三个),所以队伍还是比较长的(去加都的,去日本的旅客都在这里等候边检),但是与此同时去加拿大(加拿大什么城市我不记得了)的客人却被要求走另一个单独的安检口,这让我颇有些不爽。2. 过安检的时候,我因为是会员,是可以走VIP通道的,当时安检的工作人员很客气的告诉我他们的安检仪器正在重启,让我稍等一分钟就可以走VIP通道安检。我正在等那所谓的一分钟的时候,同一个工作人员突然问我去哪里,我说去加都,然后他突然一脸轻松,很是风轻云淡的告诉我,去加都只能和其他乘客一起去排队,不能走VIP通道。国内的服务大家都懂得,我也懒得问WHY,咱也风轻云淡的去排队就是了,好心情,比什么都重要。不管安检,边检如何耗时,我也算顺利通过;不管我所乘的航班如何貌似被歧视,在晚于正点起飞时间一小时后,我所乘坐的成都---加德满都的航班终于顺利起飞了。落后的,哦不,美丽的,哦不,神秘的,好像也不对……诶,算了,算了,“尼泊尔,我百感交集的来了!!”成都到加德满都这段行程最大的看点就是从飞机的右侧舷窗,能够看到珠穆朗玛峰。于是我早早的就预订到了去程靠右窗,回程靠左窗的位置,而且特别强调国航客服,争取帮我避开机翼的遮挡,以便确保自己不要落掉什么景观。所以当在打登机牌时候看到其他乘客很纠结自己不是右侧靠窗座位的时候,我还是很为自己的英明神武自豪了一下。结果上了飞机,我很是郁闷的发现我虽然是在靠右侧窗的位置,但我窗户的正右侧,是大大的机翼,而且是机翼的正中稍稍靠后一点点的位置,从窗户看去,有一半的视野是被机翼占据的!诶,在所有的靠右侧窗的位置中,可能我的位置是第二差的位置了,仅仅好过我的前排一点点。不过这些年,我的修养越来越好,想想还此时还在办公室工作的同事,看看坐在远离右侧窗户的其他乘客,比起来绝大多数的人,我已经幸运很多了,甚至可以说,就此时此刻去看珠峰这件事来说,全世界也就几十个人的视角可能比我好而已嘛。想到这里,我又心情又变得好了起来。而且我发现,如果是从更靠后的几排向机头方向看去,只能看到大大的机翼,而我的视野往前,往后都不影响,只是向下看的时候比较受限。境由心造,境由心造,停下来,等一等,就能发现自己的幸福。去宗教国家,少点世俗,多点淡定……因公因私,好几天没有好好休息了,飞机起飞了,我却有点困了,一个劲提醒自己别睡别睡,再睡就错过雪山了,可是意识还是一点点的沦丧了……大概小睡了20分钟,我又精神抖擞起来,因为座位不是很好,一旦错过什么,就很容易补不上了,所以我带上墨镜,直勾勾盯着窗外,生怕错过什么。从北京到成都这一段,云很少,可以很轻易的看到山川河流。而从成都起飞之后,云层就非常厚实,层层叠叠,就像雪原,扯地连天。蓦地,乘客有了点骚动,我随着透过云层,我看到了天却有了边,一条黑线横躺在极远处,“雪山?雪山。”,机舱内一下就热闹了起来。云如雪原,高出云层的雪山远远望去,宛如雪原上的村落。黑色的山体在云层的映衬下很是醒目。再飞近些,雪山刚硬的轮廓清晰可见,一条条突入云层的山脊把厚重的云层割成一缕一缕。白的耀眼的云层和黑的凝重的雪山就那样自然的融在了一起。一刹那间,我真的分不清楚是雪山突破了云层还是此处的云层太薄,让我们得以窥见云层下那壮丽的雪山。附在黑色山体上的积雪同样白的耀眼,刚硬的山峰给了积雪同样刚硬的外观,积雪随着峰峦叠嶂而形成无数皱褶,可见相对细小的沟壑在积雪上纵横。同样是耀眼的白,柔性的云与刚性的雪山积雪却泾渭分明,雪好像更亮一点。这片雪山面积不是很大,飞机飞了十几分钟也就飞离了这里。而且距离起飞20多分钟就看到了,明显是我国境内的雪山。据我判断,不排除是四姑娘山,香格里拉这些地方的雪山。以后经过,可以特别留意。继续前行,应该是西藏上空。开始能看到大片的淡绿色山丘,山间可见宽阔的河道,再南飞,山的颜色由淡绿变为土黄,由土黄逐渐变为灰黑,估计是与海拔越来越高,植被越来越少有关。灰黑的山间往往有发着蓝宝石光泽的湖泊,点缀着这不毛之地。灰黑的山开始渐渐就有积雪出现了,直至黑白相间的雪山。旅行背景:几乎所有的攻略里都说的尼泊尔是自助旅行的天堂云云,好像去尼泊尔跟团走就是很丢人的事情似的。在出行之前,我也很纠结到底要不要跟团,但是出行回来,我很高兴自己当初还是做出了明智的决定,跟团。从中国可以从三个地方处境去尼泊尔,昆明、成都、香港,不过都必须在拉萨经边防检查后过去,原因至今不明。我们选乘的是国航的航班,从成都出发,经停拉萨,时间是早上7点40分,所以我们提前了一天去成都。机票是提前两个月预订的,在成都国旅华西分社买的团队票,另外还委托了他们办签证。签证费260元,15天旅游签证。如果有很明确的目的,去尼泊尔就是为了爬雪山,或者就是为了漂流,那么自由行当然是最佳的选择。目标那般明确,直接去博卡拉爬山就好了。如果想把尼泊尔几个知名景点全走遍,那么要么你很有时间,要么得比较有钱才可以。尼泊尔是个多山的国家,交通很差。长途车速度慢,一小时也就是30多公里的时速,另外乘坐的人很多,大热天也没有空调,路上也很容易堵车,而且车站离你想去的地方往往也还有一段距离。从加都到博卡拉,从博卡拉到奇特旺如果使用公共交通,很可能各需要一天时间在路上,而且“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住宿,吃饭等等问题都成为占用你时间的关键性问题。对于我们这群上班族来说,我们有多少时间能够用在交通,找住处,找吃饭的地方上?我们出来玩是图开心的,而不是为了野外生存训练吧。而如果为了省时间,那就包车,请向导好了,费用与跟团游相比自然不同。自由行是一项奢侈的活动,要么对时间要求高,要么对费用要求高。很多人说自由行对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所以能够完成自由行表示这个人如何如何,恕我直言,只要舍得花钱花时间,再笨一点的人也能完成自由行。另外,所谓自由行无非是时间上希望自由一点,去的地方更多一点。尼泊尔是个很落后的国家,多数旅行社没有安排购物环节,因为交通所限,开发出来的景区也就那么几个,路上我们也见到了一些中国自由行的观光客,他们希望看看尼泊尔全境,可是他们的行程和我们基本没有什么区别。除了自己包车以外,自己请向导外,其他的行程都和我们一样,这又图什么呢?不少做攻略的人喜欢显示自己卓尔不群,因此拼命夸大自由行的好处与乐趣,而对自由行中所遇到的不顺利就用春秋笔法一带而过,比如“彪悍人生无需解释”云云。我的建议是,跟团游,自由行都不错,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看你想要什么了。尼泊尔跟团游的行程相当休闲,自由的时间还是不少,真的不必为了自由行的虚名去为难自己。Allee,这章主要就是因为你临时加的,哈哈,我是跟团去的,让你失望了吧。其实除了先前的那些,跟团还是有很多自行发挥的地方的,比如怎么获得最好的机位,怎么能够最大程度利用你的四趟航班,在跟团游的自由活动时间如何打发,怎么样自行增加额外的小段行程,怎么样能通过跟团游的方式更好的了解到当地人的生活风貌而不仅限于走马观花,这些小问题处理好了,一样可以获得更多的乐趣。毕竟我们出行是为了开心,不是为了难为自己,你说是吧。加德满都初印象:我还是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加德满都(Kathmandu)这个名字,但是到了来尼泊尔之前,我对各种攻略上频频提到的加德满都(Kathmandu),加德满都谷地(KathmanduValley),巴德岗(Bhadgaon),帕坦(Patan),纳加阔特(Nagarkot)这些个地点,还是搞不明白。到了加都的几个地方后,我终于明白了加都及周边城市的复杂关系。尼泊尔是个多山的国家,其中部,北部都是广袤的山区。因为地势关系,深山中不可能形成人烟密集的地方,有资质形成城市的,那就只有几座大山之间的小范围的冲积平原,这样的地方被称为谷地。中部的加德满都和北部城市博卡拉(Pokhara)都属于这样的谷地。在古时候,每个城市都很小,在小小的加德满都谷地就形成了三个小的城市,第一加德满都,第二帕坦,以及第三个城市巴德岗。到了现代,随着城市的融合,这三个小城市的分界已经不那么清晰了,简单的看,就可以理解成这是组成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一市(加德满都)加两县(巴德岗+帕坦)就可以啦。而所谓纳加阔特,就是环绕加德满都谷地诸多山峰中的一个而已。出了加德满都机场,真的有出了时光机器,到了80年代的中国三四线城市的长途车站的感觉。因为没有留影,具体的影像记不得了,但是感觉颜色到处都是土土的砖红色,来往的人多的要命,车站巴士站东一个西一个,不大的广场上分布着无数力工,出租车司机或者是旅店的小工,谄媚的与游客搭讪,希望能赚点小钱。经过一番挣扎,摆脱了纠缠着的当地小工之后,我们上了当地旅行社当地的旅游巴士。这时候我才知道我们整个团才不过11个人,而这大巴足足有35个座位,巴士宽敞整洁,冷气开放,座位充足。城市很乱,导游很尽心,这就是我对加德满都的第一印象。进了车厢,世界安静了,我才得以有功夫随着车子的行进,仔细打量这一著名的历史名城。不得不说,加德满都是我见过的道路最烂,房子最差,卫生最脏,市容规划基本没有的城市。在尼泊尔的那几天,我们反复经过了加德满都好几次,一行的团友们也都混熟了,有不少损加都市容建设的段子被编了出来。……“知道为什么加德满都历经几次战争,但从来没有被轰炸过吗?”“那是因为飞行员每次飞抵加都上空后,都认为这个城市已经被轰炸过了,所以就直接掉头返程了”……”知道加德满都人为什么很少跳楼自杀吗?”“那是因为这里的楼太低了,他们怕摔不死”加德满都人其实也会用自己的城市开玩笑。导游说他小时候,老师讲因果循环,他不懂,但是他现在明白了,简单的说,如果你上辈子做好事,那么这辈子你就会出生在博卡拉那样风光秀丽的地方,如果上辈子你做坏事,那么这辈子就会出生在脏乱差的加德满都。导游一脸认真的表情配合着他略显生硬的中文,讲这个笑话的时候,笑的全车人前仰后合。之前说到的所有的笑话都是我们在尼泊尔的最后两天讲的,而那时候我们对加德满都这座历史名城已经有所了解,我们通过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城市的文化,城市的人文后却才发觉,加德满都是如此的富有内涵。正因为我们在意它内涵的东西,亲近这座城市所承载的文化,相比之下,这座城市的市容市貌好也罢,差也罢,已经无伤大雅。因此,我们才会肆意的开着加都城市建设的玩笑。加都给人的感觉不是敬仰,而是亲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突然发觉,加都于我们,正如印度教于尼泊尔人,不是敬仰,而是亲近。有什么样的人,才会有什么样的城……刚到加都,看到的就是那破破烂烂的城市,甚至即使是看到了加都那些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杜巴广场,神庙,仍然觉得这个城市不过如此,暗淡无光,索然无味。要是不与加都的人去沟通,去探寻他们的意识层面的东西,我是不会觉得加都是个令人亲近的城市的。亲近加都,是因为加都历史内涵很好的融入了加都人的个体之中。甚至有一种感觉,在当今的尼泊尔有那么一座住着400万精神丰富的修士,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仿佛就连时光,到了加都附近都放慢了脚步……描述这种出尘的感觉很难,为了捕捉这种感觉,我发现我的文字也多少会带着些飘忽。鉴于加都悲催的城市建设,写加都的景,真没有什么可写的,我挑战一下写写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加都味道。加德满都是一座宗教包容的城市。在中国,外来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也并非一直相处融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生过多次尊道灭佛的纷扰(参看三武灭佛)。“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就很形象的点出了这种宗教的不和谐。而在其他国家,宗教的碰撞就更加血腥,比如著名的十字军东征,以及不是那么出名的新教天主教之间的三十年战争,每次宗教战争,那都是不死不休的仇恨。宗教在尼泊尔有着很深刻的影响力,在尼泊尔,几乎人人都有信奉自己的宗教。印度教四大圣地之一的帕苏帕提拿寺(Pashupatinath)就在加都,而藏传佛教在尼泊尔的大本营博达哈佛塔(Bodhnath)也在这里,甚至伊斯兰教,基督教在这里依然也有诸多教众。在加都,几乎人人信教,但却和谐共处。印度教与佛教经过长达千年的融合,已经变得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佛教中的佛陀(释迦摩尼佛),在印度教中也被视为保护神毗湿奴的化身,而印度教众的八部众(天众、龙众、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迦天众)也成为佛教中的护法诸天。我甚至见在紧邻博达哈佛塔(Bodhnath)的一座宝相庄严的寺庙的正殿内,看到一群西班牙人在盘腿坐在蒲团之上,一边歌唱,一边弹奏,为他们的一对朋友举行结婚派对。西班牙人坐成一个U型,很欢快但很轻声的唱着祝福歌曲,在U型的两侧,衣着肃穆的喇嘛们念念有词,似乎也是在为新人祝福。佛堂叩首,教堂婚礼,这都是司空见惯了的事情,而这佛堂婚礼,却让神坛之上的佛陀多了更多的人性化的符号,而在这宝相庄严的佛堂里举行的婚礼,势必也会成为这对年轻夫妇一生的美丽回忆。加都人敬神,爱神却不怕神。加都的大大小小的神庙(印度教)遍及全市各地。在宽阔的杜巴广场,在狭窄的巴德岗窄巷间,甚至在可能在水井旁,几个楼之间的院落里,大大小小的神庙随处可见。有的神庙供奉的神像被深藏在木窗之后,每年只有在重大节日的时候方会请出来供人瞻仰,有的神庙连个庙都没有,就在水井旁竖着一尊一尺多高,残缺不全的雕像。能看到的佛像常常要么被摸得黢黑,要么就被蒂卡(就是印度人额头中点的那个红色的东西)抹得通红。除了个别神庙不允许非印度教徒进入外,几乎所有的神庙都可以任由游客爬上爬下,即使是世界文化遗产也不例外,游人随便攀爬也无人制止。我爬上在巴德岗杜巴广场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座精美神庙,想透过木质窗格,看看这神庙内到底供奉的是那位神明。我正透过木窗往里看,结果窗户突然从里打开了,险些吓得我跌落神庙。定睛一看,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当地小孩站在小小的神庙中,隔着窗子冲我傻笑。导游还告诉我,他们在供奉神明的时候会把水果凑到神明的嘴上,喂神明吃水果,喂神明吃过之后,然后把同一片水果送入自己腹中……中国的寺庙,道观哪座不是尽可能庄严肃穆,寺院越深越好,佛像越大越高,香越长越好,香火钱更是多多益善。俗人到了寺院门口,只觉得宝相庄严,佛法无边以及深感自身的渺小。而为什么这里的人这样随意的对待佛像?为什么能够在世界文化遗产上爬上爬下去无人理会?这群人真的信奉神明吗?这个问题直到我到博卡拉,碰到一个加都人后才明白。他说年长的加都人每天起床之后,都要洗澡之后去离家附近的神庙拜拜,年轻一代的加都人至少也会保持一周一次的频率去拜拜,神庙或大或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会和神明有个简单交流。拜过神明之后,会用点一点蒂卡在神明身上,然后点在自己额头上,水果也会和神明分享。他们对神明,更多的是亲近而不是敬畏,即使是对湿婆这样的毁灭神也同样心怀亲近。这个加都人是对中国是有所了解的,问我,如果你内心放着神明,为什么你非得把他捧得高高的,一见他就觉得自己好渺小,非得天天顶礼膜拜才可以呢?济公活佛的名言就是“酒肉穿肠过,佛主心头坐”,好像很久以前我也听过“有心修行,此处即灵山”这样的话语,看来以前,中国对佛的信仰也更强调的日常的交流而不是形式,这和尼泊尔人对神明的态度异曲同工。我继续问那个在博卡拉碰到的加都人,所有的游客都可以在你们杜巴广场的神庙爬上爬下,这样下去要不了多少年,你们的文物肯定会损毁的啊!其他国家至少都会在外围围个栏杆,你们究竟有没有对文物进行保护啊?“我们在意的是内心的修行,心才是永恒的。如果我们不再相信宗教,那要这些神庙有什么用。即使神庙被毁坏了,只要我们对神明的信仰还在,那我们就没有失去什么,再盖一个就是了。神是用来沟通交流的,如果非要用一个栏杆让我们和神庙远离,对我们来说,这才是更大的破坏”。他用的是英语,大概意思就是这些了。随后他就给我讲了印度教修行的几个境界……他看我也不是一点不懂,就更加欣欣然的讲了好多好多。在印度教的四大圣地之一的帕苏帕提拿寺(Pashupatinath)外,是尼泊尔的圣河巴格玛蒂河。河边有数个尸体焚烧台。虔诚的尼泊尔印度教徒都希望死后能在这里被火化,然后骨灰被撒入圣河,灵魂随河水流至神界。最佳观看火化的场景是在和对岸,看印度教徒火化的过程。尽管距离焚化台还有数百米,但是气味却是不是很好,不少游客掩住口鼻,只是因为猎奇而在此驻足打量。可是,我却发现除游客以外,还有大量的本地人也在河对岸看尸体焚烧。这地方不是什么优雅的场所,气味也不怎么样,游客猎奇偶尔来一趟也就罢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本地人也看焚烧呢?我问了两个大学生模样的当地年轻人。他们腼腆的笑笑,告诉我说他们来这里看火化过程,对他们而言也是修行。有人死,有人生,几步之内有人哭,有人笑,来这样的地方,会让他们更加淡泊宁静,获得内心的平和。这些话如果在国内听起来颇有点无厘头,可是看着他们那纯净的目光,我觉得他们说的真的是他们的想法。“逝者长已矣,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我尝试着把陶渊明的一首古诗翻译给他们听,他们听完,大感知己,和我拥抱不已。被世俗侵袭久了,已经习惯了人与人之间的淡漠。当我在清晨五点左右,从酒店出来,路边一伙踢球的小孩子冲我招手,热情邀请我和他们一起踢球的时候我是那么的诧异。此前,我看攻略上写过,尼泊尔物资缺乏,当地小孩很喜欢问游客讨要糖果等物品。和当地小孩玩了一会之后,我没有带糖果,为了表示感谢,我拿出100卢布分给这些小孩。看到他们吃惊的眼神,我突然觉得自己很羞愧。这些孩子只是出于好玩所以拉着一个外国人一起踢球罢了,为什么我却把这最淳朴的情感想象的如此功利?尼泊尔是佛教国,尼泊尔落后,尼泊尔人善良淳朴,但并不意味着尼泊尔没有政治,没有纷争,相反,尼是个政治上很复杂的国家,复杂到我现在都不知道它算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时间七八月份是西藏的旺季,但不是去尼泊尔的最好季节。此时正值尼泊尔雨季,能见度较低,不能清晰地看到雪山真容,有点遗憾。尼泊尔徒步最好的季节是九十月份,秋高气爽,能见度高,气候凉爽也比较适宜徒步登山。
【住宿】1、在拉萨住了两晚,是朋友介绍的一处家庭客栈,位于仙足岛生态小区,离八廓街和大昭寺都很近,晚上可以在房顶看到布达拉宫亮灯。可以搭伙一起吃饭,交很少的饭费就可以吃到非常丰盛的家常菜,主人很好,晚上还可以聚在一起看电影或者“驴子”的幻灯片,非常温馨的小窝,费用大概从50到200不等的样子。我住的女生宿舍貌似50元的,是榻榻米,也有一张单床,特别干净和温暖。2、加都的住宿基本是在泰米尔一代,住宿的旅馆到处都是,费用也不一,总体住宿都比较便宜,推荐一家叫纳木错的旅馆,很干净。加都因为地处盆地,房间都比较潮,很多房间因为返潮都有味道,这家纳木错旅馆是西藏人开的,比较整洁,价格大概60-80的样子。其他网上比较出名的长城、凤凰、泰山、北京饭店都距离不远,但是很容易迷路。北京饭店和长城比较贵,凤凰价格相对便宜。如果不想去扎堆的话,住尼泊尔当地人开的旅馆就很好,价格低一些,只需要简单英文沟通即可。3、奇特旺的住宿最好,因为奇特旺都是一家一家独立的风格迥异的花园酒店,外观看起来都像别墅一样子,但价格都非常低廉,一般都是各家旅行社开发的,费用和旅费一起计算。我们在纳木错旅馆对面的SIVA'S报的名,三天奇特旺的旅程,包含交通、吃住(两晚住宿)、所有的游乐项目(白水漂流、野生公园、骑大象、和大象戏水、丛林漫步、坐独木舟看鳄鱼等等)、送到博卡拉,一共68美金,400多人民币的样子,很便宜。4、博卡拉的住宿是相对较贵的,便宜的旅馆60-80人民币的样子,高档一些的花园酒店都是按美金计算15-40美金,能看到费瓦湖的一般都贵一些,其实没有必要,因为博卡拉的旅馆都是围绕着费瓦湖建的,出门就是湖,愿意的话走两步就到了。
【门票】1、尼泊尔加都:三个杜巴广场,加德满都杜巴广场门票300卢比,不到30元;帕坦杜巴广场和巴德冈杜巴广场打了个出租,司机直接绕道开进去,没有收门票,据说巴德冈的门票对持中国护照的公民只收50卢比,才几块钱,非常便宜,却非常值得去看。猴庙有两个门,两个门口都不售票,只有从正门到达山顶的时候,有管理员见你是外国人才象征性地收一下门票,大概100卢比,10块钱不到,侧门一直到顶都没有人收票。尼泊尔所有的景点都是开放式的,不像国内一样高墙围栏地拦着,其实不收门票也可以进去,不过越是这样越觉得不交门票有点说不过去,其实在尼泊尔所有的景点门票相加也没有国内的一个景点高。2、博卡拉:费瓦湖划船250卢比,如果找船夫代划另加50,共300卢比,都不限时间;五个人一条船一个人折合不到五块钱人民币。
【饮食】1、加都的饮食非常丰富,各地美食都能找到,总体价格不贵。推荐几家,泰米尔地区有一家叫“ice and fire"冰与火的意大利餐厅,做的披萨超级好吃,环境非常清幽,价格也不贵,一个披萨2、30的样子,人均20-30元消费;北京饭店的中餐,吃腻了咖喱、西餐之类的,怀念中餐的话推荐去北京饭店,价格不是太便宜,但口味很正,人均40-50左右,是可以接受的程度,关键是炖的鸡非常棒!印度菜、咖喱饭、西餐在这里都很盛行,价格不是很贵,日本料理、韩国料理也有几家比较出名,走不了多远就可以看到,但是价格小贵,口味没有国内吃的好吃,所谓入乡随俗,味道也比较具有异域风情。2、博卡拉不仅住宿贵,吃的也是很贵滴。在费瓦湖畔一家很出名的加拿大酒吧餐馆小搓一顿,六个人花了将近四百米,人均超过60大元,关键是超级难吃。我们吃亏在看不懂菜谱,有一个健康菜healthy food看起来比较便宜和健康,我们点了两份,结果是豆腐青菜和米饭,豆腐像石膏巨难吃~博卡拉也有好几家日料和韩料,依旧比较贵,依旧口味不敢恭维~尼泊尔比较流行吃鸡,各种鸡饭的口味总起来说比较中规中矩,难吃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建议大家到了那里多吃鸡~【购物】加都不愧是购物天堂,各种世界各地的舶来品一应俱全,因为没有关税,所以巨便宜,很多东西据说比香港还要便宜。在那里可以把依云矿泉水拿来洗脚,也不会觉得有多么奢侈。泰米尔地区的小超市到处都是,产品非常多,从日用品到知名大牌一应俱全,很容易刺激你的购物欲望。琳琅满目的服饰、金银饰品、挂毯和小物件也是抢购的重点对象。还有,因为尼泊尔是旅游天堂,是世界驴子登山徒步的天堂,所以各种世界大牌的户外专卖店非常多,泰米尔区有一条街是卖户外的(三)路线我的路线是:成都--加德满都--奇特旺--博卡拉--加德满都--成都其实,我的路线里有很多的缺憾,比如博卡拉时间只有两天,没有去行山(行山最短也要三天,长一点的有一周、十天、半个月甚至超过一个月的都有,关键看你的时间),比如没有去那加阔,其实那加阔离加都只有28公里,在尼泊尔行车大概有两个多小时车程(国内路况好,时间没法比较),据说即使在尼泊尔最闷热的天气,那加阔都是凉风习习,非常宜人(因为加都是盆地,夏天潮湿闷热,而那加阔是山区)。在那加阔看喜马拉雅雪山是我梦想的场景,希望再有时间去尼泊尔会补上这个行程。(四)必备品除随身携带的衣物、日化等日常必需品外,建议去尼泊尔时别忘带以下物品:1、高倍防晒霜,高原的阳光异常强烈,一不注意,很容易晒伤;2、驱蚊花露水和蚊虫叮咬后的紫草膏、风油精、清凉油,尼泊尔蚊虫比较多,尤其是奇特旺这种热带地区,不仅蚊子多,而且丛林漫步时还有可能碰到蚂蝗,博卡拉行山的时候蚂蝗也比较多;3、旅行时尽量选择户外装备,登山包、登山杖、冲锋衣、速干衣等,千万不要用行李箱,不然会把肠子悔青,旅途中碰到两个武汉的大姐,拖着拉杆箱去的尼泊尔,拉杆根本无用武之地,幸亏一路同行有男生帮忙,不然一定会被累死;4、雨衣,气候无常,随身携带有备无患;5、常备药物,在潮湿闷热的天气中长时间行走很容易中暑,急救包,用于伤口包扎之类。……
因为时间过去比较久了,很多费用和细节都记不清楚了,不然说得会更具体些,先到这里吧。。。辛苦、精彩的尼泊尔之行结束了,一路上风景不可谓不美,风情不可谓不奇,如果有时间和精力,我会很愿意在后面的日志中将这些元素一一记录。但在这些之前,我想趁现在记忆还没有衰退,还有兴致和时间,把我此次最深的感触用流水账的方式写下来,也算是为今后的回忆留个念想吧。
用许巍 《曾经的你》里面的歌词: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这世界的繁华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已四海为家曾让你心疼的姑娘如今已悄然无踪影
—————————— ————————————————————序
闲下来的时候,自己也会偶尔思考人生。有次我问我身边的一个好朋友,什么是成功。她说,想做的事做到了,想要的东西获得了。十几年过去了,倒是时常想起同学当年对成功的定义,每每想来,感慨不已。我现在过得还算不差,但是,现在的生活是我主动争取到的,还是随波逐流般的被扔到了这里。我活了这么久,到底有哪些我真正想做的事情做到了,想要的东西获得了呢?这个问题太凄凉,自视是很困难的事情……做自己想做的……尼泊尔旅游插曲:在尼泊尔,我遇见一个90后小伙,在他刚开口讲话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尼泊尔人的中文居然说得比“大山”还溜,后来经过仔细辨认,我才终于确认了他的“中国人”身份——这人确实太黑、太瘦,太像当地人了。在他的自我介绍中,我了解到他是一个狂热的旅行爱好者,这次出门旅行的时间已经超过半年了,沿途搭过顺风车,睡过火车地板,住过大马路,走到拉萨的时候,兜里的钱用光了,就在那里打零工,挣足了路费再往尼泊尔走,他是真正的用旅行穿越了四季……准备2012,顺利的事情肯定不如烦人的事情多。曾经触手可及的南亚,似乎又变得遥不可及。其实我过得算不错了,今年二月在海南吹海风,三月去欧洲挨饿迷路,四月在江南附庸风雅,五月在黄山胡乱摄影,六月在成都探密访幽,七月在草原安全坠马……听起来过得还不错,可是去海南是公干!去欧洲是公干!去江南是老婆的意思!去黄山是公司活动!与成都是公干中忙里偷闲!去草原那是我去年对公司的建议,今年我确是可去可不去了!去了这么多地方,也的确带来了很多欢乐,可是也有一个声音在我心里越来越响,你想要什么,你想去哪里!!潜意识里,答案当然是有的。说起来,两年多的过去了,对尼泊尔的揽胜的热情自然不复当年,但是必须承认,尼泊尔之行于我,已经增添了不少额外的东西。圆梦的结果虽然重要,但是圆梦这个动作本身对我似乎意义更大,几年来,我终于要做成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少许许遗憾,许多多兴奋。此次南亚之行,于我不单单是场出行,更是我对“做我想做的”一次追求。期待,回来后有所蜕变。我坐在这里,左手是我的护照,左前侧是我整理好的旅游攻略,身后的箱子里塞满了为此次出行新置办的行头,药品。很有成就感。









这次尼泊尔行程准备的东西:1. 两大卷卷纸,两大包400抽抽纸,两包200抽抽纸,六包pocket paper以及五包湿巾(少量的可以带些,没必要带太多,在加都的thamel有超市,什么东东都有);2. 各种花花绿绿的T-SHIRT五件,牛仔裤三条(长中短各一条),防晒皮肤衣一件(尼泊尔紫外线照射也很强烈的),速干衣裤一套(为漂流准备),长袖开衫一件(非常必要),睡衣两套,抓绒衣一件(西藏准备),换洗内衣四套,裙子两条(没用上),墨镜两副,帽子两顶(草帽与布帽各一);3. 小瓶洗发水护发素,小瓶沐浴露,各种洗漱用品护肤品一套,面膜眼膜各五片,SPF 30脸部防晒霜一瓶(妮维雅水漾防晒霜,用了五六年了,前年去新疆一点儿都没晒黑),SPF 75 水宝宝面部防晒棒一支,SPF 50 水宝宝运动防晒喷雾一大瓶(事实证明这个防晒伤超有用,可不防晒黑,老外们都喜欢晒黑嘛,所以没办法,要是怕黑的童鞋可以选择日本防晒产品);4. 12'电脑一台(又好带又好用,wifi在尼泊尔还是很普及的,不过在抢信号的时候手提电脑肯定是比IPAD好用,如果去NVC志愿者之家的话最好还是带电脑,IPAD一点儿信号都没有),印度标转换插头一个(加都用),万能转换插头(博卡拉用),D90一台(虽说很沉,我一般把它扔在箱子里半年才用一次,但有些风景真的是用傻瓜相机拍不出来想要的效果);5、攻略: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看了很多帖子,在驴评网、蚂蜂窝、天涯、猫扑上看到某人拍的行走的尼泊尔,景色美得让人不可思议,感情的天秤又开始倾向于越南那个有山有水有海有吃的地方,看到某位妹妹的穷游日志,从越南到尼泊尔、马来西亚然后飞回杭州,让我心动了好久好久,攻略做了一大堆,为尼泊尔之行下足功课!这个上面可以找到尼泊尔的一些酒店住宿:
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482-r1336811-journals.html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482-r1336927-journals.html
http://dzh.mop.com/cldp/20090414/0/lz8z53I1bc763dzg.shtml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2/535390.shtml
http://travel.sohu.com/20090316/n262826201.shtml
6、签证:找旅行社办的签证,比较方便省事。如无护照,可去户口所在地办理。自己需带齐的材料:身份证原件、户口本原件、2寸彩照一张、护照申办表格一份。下面是自己去尼泊尔之前搜集的部分资料,和大家分享一下~
http://travel.sina.com.cn/z/beautifulworld6/
尼泊尔旅游景点
http://www.douban.com/note/***********/
尼泊尔签证攻略
http://travel.sohu.com/20090320/n262910886.shtmlhttp://www.57tibet.com/tibet/list/List_207_1.Html
尼泊尔签证,各大领事馆联系方式
出行(国内段):从北京没有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直飞航班,去尼泊尔,需要从成都,昆明,广州或者香港四个城市中的一个转机。我23日飞抵成都,24日将从成都直飞加都。从北京到成都我坐在飞机前部左侧靠窗的位置,视线很好,机翼也没有任何遮挡,窗外天气晴好,能见度很高,透过舷窗,能看到浮云朵朵,还能看到群山连绵。窗外的群山应该是太行山脉吧,从高空看去,连绵的群山如画卷般随着飞机前行的方向依次展开。一道道曲折的山脊相连,写意的构成画卷的主线,一条条山坳从山脊两侧发出,沿着山脊向两旁延伸,把画卷的脉络详加勾勒;深绿色的植被就是画卷的天然的底色;山谷中充填着沉淀了一晚的雾气,那晨间的雾气,被旭日初晒,蒸腾开来,山谷与山谷相通,远远望去,蒸腾开的雾气宛如一条气势磅礴的大河,在山谷间奔腾……忘情的看着窗外的景象,却突然意识到,好像很久以来,我出行只选择紧急出口靠过道的位置,对飞行的印象,已经长久的被狭窄的通道,密闭的空间,紧勒肚皮的保险带以及如影随形的晚点所占据。却忘记了,第一次坐飞机时候的新奇体会。“停下来,感受美丽”,脑子里蓦地滑过这著名的广告词……窗外终于出现了平原,原以为山区与平原的交汇处应该犬牙交错,但令我意外的我第一次发现山区与平原的交界却如此泾渭分明。山地一触到平原便戛然而止,而平原也老老实实的守着自己的范围,没有向山区伸出一星半点,真的就好像有人画了一条界限,两不相范。想起上古传说,说很久很久以前,有那大神通者,能够牧山(就是能够像牧羊一样把群山赶来赶去),一把赶山鞭能够把群山聚集在一处,让出平原给人类居住,而把山岳作为陆地动物的家园。想来古人必然也曾经一度登高看去,看到过平原与山区如此分明,才创造出赶山挑海的神话。坐在飞机上,我却感到颇有古风……停下来,真的能够感到美丽。出行(国际段):成都机场的安检非常严格,也很慢。我穿了个山寨cross的拖鞋,居然也被要求脱鞋安检。在安检的时候,我对成都机场安检人员的认真态度表示了相当的敬佩。成都口岸的边检非常严格,也很慢,至少我等待的窗口很慢,边检时间大概一分钟一个人。嗯,工作就应该这样,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坏人出境,于是在等候边检的时候,我对成都机场的边检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也表示了相当的敬佩。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我终于通过了各种检查,这个时候我有点渴了,习惯性的从从背包里摸出了半瓶纯净水喝了。在喝下最后一口水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没有受任何干预,带着半瓶水通过了安检!诶,天知道这半瓶纯净水我是怎么通过安检带过来的(这个经历是千真万确,但是我没有拍照留念)!于是我对成都安检人员的敬佩程度一下子就没有那般敬佩了。与此同时,对边检人员是否能不放过任何一个坏人出境,我也多少有了些不确定……旅行应该是这样,有点小插曲才好玩嘛。按部就班的生活,我过够了!!一点题外话:其实国内的安检应该说是比较仔细了,至少我觉得比新加坡(新加坡的樟宜机场可是曾经被评为世界第一的机场哦)的安检仔细的多。除这次以外,我带过的指甲刀,辣椒粉等等东西无一例外的都被检查出来过并做了相应处理。而且我也亲眼看到安检人员从外国小孩子身上查出来过鞭炮等违禁物品。总的来讲,对安检,应该是放心的。但这次带水上飞机,是比较搞笑的事情。
对边检,诶,大家看新闻也知道跑路好像并不困难其实我很怀疑去加德满都的乘客或多或少受到在成都的机场是受到一点歧视的。原因有二:1. 早上八点十分左右,成都口岸只开放了两个边检口(后来开放了三个),所以队伍还是比较长的(去加都的,去日本的旅客都在这里等候边检),但是与此同时去加拿大(加拿大什么城市我不记得了)的客人却被要求走另一个单独的安检口,这让我颇有些不爽。2. 过安检的时候,我因为是会员,是可以走VIP通道的,当时安检的工作人员很客气的告诉我他们的安检仪器正在重启,让我稍等一分钟就可以走VIP通道安检。我正在等那所谓的一分钟的时候,同一个工作人员突然问我去哪里,我说去加都,然后他突然一脸轻松,很是风轻云淡的告诉我,去加都只能和其他乘客一起去排队,不能走VIP通道。国内的服务大家都懂得,我也懒得问WHY,咱也风轻云淡的去排队就是了,好心情,比什么都重要。不管安检,边检如何耗时,我也算顺利通过;不管我所乘的航班如何貌似被歧视,在晚于正点起飞时间一小时后,我所乘坐的成都---加德满都的航班终于顺利起飞了。落后的,哦不,美丽的,哦不,神秘的,好像也不对……诶,算了,算了,“尼泊尔,我百感交集的来了!!”成都到加德满都这段行程最大的看点就是从飞机的右侧舷窗,能够看到珠穆朗玛峰。于是我早早的就预订到了去程靠右窗,回程靠左窗的位置,而且特别强调国航客服,争取帮我避开机翼的遮挡,以便确保自己不要落掉什么景观。所以当在打登机牌时候看到其他乘客很纠结自己不是右侧靠窗座位的时候,我还是很为自己的英明神武自豪了一下。结果上了飞机,我很是郁闷的发现我虽然是在靠右侧窗的位置,但我窗户的正右侧,是大大的机翼,而且是机翼的正中稍稍靠后一点点的位置,从窗户看去,有一半的视野是被机翼占据的!诶,在所有的靠右侧窗的位置中,可能我的位置是第二差的位置了,仅仅好过我的前排一点点。不过这些年,我的修养越来越好,想想还此时还在办公室工作的同事,看看坐在远离右侧窗户的其他乘客,比起来绝大多数的人,我已经幸运很多了,甚至可以说,就此时此刻去看珠峰这件事来说,全世界也就几十个人的视角可能比我好而已嘛。想到这里,我又心情又变得好了起来。而且我发现,如果是从更靠后的几排向机头方向看去,只能看到大大的机翼,而我的视野往前,往后都不影响,只是向下看的时候比较受限。境由心造,境由心造,停下来,等一等,就能发现自己的幸福。去宗教国家,少点世俗,多点淡定……因公因私,好几天没有好好休息了,飞机起飞了,我却有点困了,一个劲提醒自己别睡别睡,再睡就错过雪山了,可是意识还是一点点的沦丧了……大概小睡了20分钟,我又精神抖擞起来,因为座位不是很好,一旦错过什么,就很容易补不上了,所以我带上墨镜,直勾勾盯着窗外,生怕错过什么。从北京到成都这一段,云很少,可以很轻易的看到山川河流。而从成都起飞之后,云层就非常厚实,层层叠叠,就像雪原,扯地连天。蓦地,乘客有了点骚动,我随着透过云层,我看到了天却有了边,一条黑线横躺在极远处,“雪山?雪山。”,机舱内一下就热闹了起来。云如雪原,高出云层的雪山远远望去,宛如雪原上的村落。黑色的山体在云层的映衬下很是醒目。再飞近些,雪山刚硬的轮廓清晰可见,一条条突入云层的山脊把厚重的云层割成一缕一缕。白的耀眼的云层和黑的凝重的雪山就那样自然的融在了一起。一刹那间,我真的分不清楚是雪山突破了云层还是此处的云层太薄,让我们得以窥见云层下那壮丽的雪山。附在黑色山体上的积雪同样白的耀眼,刚硬的山峰给了积雪同样刚硬的外观,积雪随着峰峦叠嶂而形成无数皱褶,可见相对细小的沟壑在积雪上纵横。同样是耀眼的白,柔性的云与刚性的雪山积雪却泾渭分明,雪好像更亮一点。这片雪山面积不是很大,飞机飞了十几分钟也就飞离了这里。而且距离起飞20多分钟就看到了,明显是我国境内的雪山。据我判断,不排除是四姑娘山,香格里拉这些地方的雪山。以后经过,可以特别留意。继续前行,应该是西藏上空。开始能看到大片的淡绿色山丘,山间可见宽阔的河道,再南飞,山的颜色由淡绿变为土黄,由土黄逐渐变为灰黑,估计是与海拔越来越高,植被越来越少有关。灰黑的山间往往有发着蓝宝石光泽的湖泊,点缀着这不毛之地。灰黑的山开始渐渐就有积雪出现了,直至黑白相间的雪山。旅行背景:几乎所有的攻略里都说的尼泊尔是自助旅行的天堂云云,好像去尼泊尔跟团走就是很丢人的事情似的。在出行之前,我也很纠结到底要不要跟团,但是出行回来,我很高兴自己当初还是做出了明智的决定,跟团。从中国可以从三个地方处境去尼泊尔,昆明、成都、香港,不过都必须在拉萨经边防检查后过去,原因至今不明。我们选乘的是国航的航班,从成都出发,经停拉萨,时间是早上7点40分,所以我们提前了一天去成都。机票是提前两个月预订的,在成都国旅华西分社买的团队票,另外还委托了他们办签证。签证费260元,15天旅游签证。如果有很明确的目的,去尼泊尔就是为了爬雪山,或者就是为了漂流,那么自由行当然是最佳的选择。目标那般明确,直接去博卡拉爬山就好了。如果想把尼泊尔几个知名景点全走遍,那么要么你很有时间,要么得比较有钱才可以。尼泊尔是个多山的国家,交通很差。长途车速度慢,一小时也就是30多公里的时速,另外乘坐的人很多,大热天也没有空调,路上也很容易堵车,而且车站离你想去的地方往往也还有一段距离。从加都到博卡拉,从博卡拉到奇特旺如果使用公共交通,很可能各需要一天时间在路上,而且“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住宿,吃饭等等问题都成为占用你时间的关键性问题。对于我们这群上班族来说,我们有多少时间能够用在交通,找住处,找吃饭的地方上?我们出来玩是图开心的,而不是为了野外生存训练吧。而如果为了省时间,那就包车,请向导好了,费用与跟团游相比自然不同。自由行是一项奢侈的活动,要么对时间要求高,要么对费用要求高。很多人说自由行对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所以能够完成自由行表示这个人如何如何,恕我直言,只要舍得花钱花时间,再笨一点的人也能完成自由行。另外,所谓自由行无非是时间上希望自由一点,去的地方更多一点。尼泊尔是个很落后的国家,多数旅行社没有安排购物环节,因为交通所限,开发出来的景区也就那么几个,路上我们也见到了一些中国自由行的观光客,他们希望看看尼泊尔全境,可是他们的行程和我们基本没有什么区别。除了自己包车以外,自己请向导外,其他的行程都和我们一样,这又图什么呢?不少做攻略的人喜欢显示自己卓尔不群,因此拼命夸大自由行的好处与乐趣,而对自由行中所遇到的不顺利就用春秋笔法一带而过,比如“彪悍人生无需解释”云云。我的建议是,跟团游,自由行都不错,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看你想要什么了。尼泊尔跟团游的行程相当休闲,自由的时间还是不少,真的不必为了自由行的虚名去为难自己。Allee,这章主要就是因为你临时加的,哈哈,我是跟团去的,让你失望了吧。其实除了先前的那些,跟团还是有很多自行发挥的地方的,比如怎么获得最好的机位,怎么能够最大程度利用你的四趟航班,在跟团游的自由活动时间如何打发,怎么样自行增加额外的小段行程,怎么样能通过跟团游的方式更好的了解到当地人的生活风貌而不仅限于走马观花,这些小问题处理好了,一样可以获得更多的乐趣。毕竟我们出行是为了开心,不是为了难为自己,你说是吧。加德满都初印象:我还是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加德满都(Kathmandu)这个名字,但是到了来尼泊尔之前,我对各种攻略上频频提到的加德满都(Kathmandu),加德满都谷地(KathmanduValley),巴德岗(Bhadgaon),帕坦(Patan),纳加阔特(Nagarkot)这些个地点,还是搞不明白。到了加都的几个地方后,我终于明白了加都及周边城市的复杂关系。尼泊尔是个多山的国家,其中部,北部都是广袤的山区。因为地势关系,深山中不可能形成人烟密集的地方,有资质形成城市的,那就只有几座大山之间的小范围的冲积平原,这样的地方被称为谷地。中部的加德满都和北部城市博卡拉(Pokhara)都属于这样的谷地。在古时候,每个城市都很小,在小小的加德满都谷地就形成了三个小的城市,第一加德满都,第二帕坦,以及第三个城市巴德岗。到了现代,随着城市的融合,这三个小城市的分界已经不那么清晰了,简单的看,就可以理解成这是组成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一市(加德满都)加两县(巴德岗+帕坦)就可以啦。而所谓纳加阔特,就是环绕加德满都谷地诸多山峰中的一个而已。出了加德满都机场,真的有出了时光机器,到了80年代的中国三四线城市的长途车站的感觉。因为没有留影,具体的影像记不得了,但是感觉颜色到处都是土土的砖红色,来往的人多的要命,车站巴士站东一个西一个,不大的广场上分布着无数力工,出租车司机或者是旅店的小工,谄媚的与游客搭讪,希望能赚点小钱。经过一番挣扎,摆脱了纠缠着的当地小工之后,我们上了当地旅行社当地的旅游巴士。这时候我才知道我们整个团才不过11个人,而这大巴足足有35个座位,巴士宽敞整洁,冷气开放,座位充足。城市很乱,导游很尽心,这就是我对加德满都的第一印象。进了车厢,世界安静了,我才得以有功夫随着车子的行进,仔细打量这一著名的历史名城。不得不说,加德满都是我见过的道路最烂,房子最差,卫生最脏,市容规划基本没有的城市。在尼泊尔的那几天,我们反复经过了加德满都好几次,一行的团友们也都混熟了,有不少损加都市容建设的段子被编了出来。……“知道为什么加德满都历经几次战争,但从来没有被轰炸过吗?”“那是因为飞行员每次飞抵加都上空后,都认为这个城市已经被轰炸过了,所以就直接掉头返程了”……”知道加德满都人为什么很少跳楼自杀吗?”“那是因为这里的楼太低了,他们怕摔不死”加德满都人其实也会用自己的城市开玩笑。导游说他小时候,老师讲因果循环,他不懂,但是他现在明白了,简单的说,如果你上辈子做好事,那么这辈子你就会出生在博卡拉那样风光秀丽的地方,如果上辈子你做坏事,那么这辈子就会出生在脏乱差的加德满都。导游一脸认真的表情配合着他略显生硬的中文,讲这个笑话的时候,笑的全车人前仰后合。之前说到的所有的笑话都是我们在尼泊尔的最后两天讲的,而那时候我们对加德满都这座历史名城已经有所了解,我们通过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城市的文化,城市的人文后却才发觉,加德满都是如此的富有内涵。正因为我们在意它内涵的东西,亲近这座城市所承载的文化,相比之下,这座城市的市容市貌好也罢,差也罢,已经无伤大雅。因此,我们才会肆意的开着加都城市建设的玩笑。加都给人的感觉不是敬仰,而是亲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突然发觉,加都于我们,正如印度教于尼泊尔人,不是敬仰,而是亲近。有什么样的人,才会有什么样的城……刚到加都,看到的就是那破破烂烂的城市,甚至即使是看到了加都那些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杜巴广场,神庙,仍然觉得这个城市不过如此,暗淡无光,索然无味。要是不与加都的人去沟通,去探寻他们的意识层面的东西,我是不会觉得加都是个令人亲近的城市的。亲近加都,是因为加都历史内涵很好的融入了加都人的个体之中。甚至有一种感觉,在当今的尼泊尔有那么一座住着400万精神丰富的修士,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仿佛就连时光,到了加都附近都放慢了脚步……描述这种出尘的感觉很难,为了捕捉这种感觉,我发现我的文字也多少会带着些飘忽。鉴于加都悲催的城市建设,写加都的景,真没有什么可写的,我挑战一下写写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加都味道。加德满都是一座宗教包容的城市。在中国,外来的佛教和本土的道教也并非一直相处融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生过多次尊道灭佛的纷扰(参看三武灭佛)。“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就很形象的点出了这种宗教的不和谐。而在其他国家,宗教的碰撞就更加血腥,比如著名的十字军东征,以及不是那么出名的新教天主教之间的三十年战争,每次宗教战争,那都是不死不休的仇恨。宗教在尼泊尔有着很深刻的影响力,在尼泊尔,几乎人人都有信奉自己的宗教。印度教四大圣地之一的帕苏帕提拿寺(Pashupatinath)就在加都,而藏传佛教在尼泊尔的大本营博达哈佛塔(Bodhnath)也在这里,甚至伊斯兰教,基督教在这里依然也有诸多教众。在加都,几乎人人信教,但却和谐共处。印度教与佛教经过长达千年的融合,已经变得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佛教中的佛陀(释迦摩尼佛),在印度教中也被视为保护神毗湿奴的化身,而印度教众的八部众(天众、龙众、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迦天众)也成为佛教中的护法诸天。我甚至见在紧邻博达哈佛塔(Bodhnath)的一座宝相庄严的寺庙的正殿内,看到一群西班牙人在盘腿坐在蒲团之上,一边歌唱,一边弹奏,为他们的一对朋友举行结婚派对。西班牙人坐成一个U型,很欢快但很轻声的唱着祝福歌曲,在U型的两侧,衣着肃穆的喇嘛们念念有词,似乎也是在为新人祝福。佛堂叩首,教堂婚礼,这都是司空见惯了的事情,而这佛堂婚礼,却让神坛之上的佛陀多了更多的人性化的符号,而在这宝相庄严的佛堂里举行的婚礼,势必也会成为这对年轻夫妇一生的美丽回忆。加都人敬神,爱神却不怕神。加都的大大小小的神庙(印度教)遍及全市各地。在宽阔的杜巴广场,在狭窄的巴德岗窄巷间,甚至在可能在水井旁,几个楼之间的院落里,大大小小的神庙随处可见。有的神庙供奉的神像被深藏在木窗之后,每年只有在重大节日的时候方会请出来供人瞻仰,有的神庙连个庙都没有,就在水井旁竖着一尊一尺多高,残缺不全的雕像。能看到的佛像常常要么被摸得黢黑,要么就被蒂卡(就是印度人额头中点的那个红色的东西)抹得通红。除了个别神庙不允许非印度教徒进入外,几乎所有的神庙都可以任由游客爬上爬下,即使是世界文化遗产也不例外,游人随便攀爬也无人制止。我爬上在巴德岗杜巴广场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座精美神庙,想透过木质窗格,看看这神庙内到底供奉的是那位神明。我正透过木窗往里看,结果窗户突然从里打开了,险些吓得我跌落神庙。定睛一看,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当地小孩站在小小的神庙中,隔着窗子冲我傻笑。导游还告诉我,他们在供奉神明的时候会把水果凑到神明的嘴上,喂神明吃水果,喂神明吃过之后,然后把同一片水果送入自己腹中……中国的寺庙,道观哪座不是尽可能庄严肃穆,寺院越深越好,佛像越大越高,香越长越好,香火钱更是多多益善。俗人到了寺院门口,只觉得宝相庄严,佛法无边以及深感自身的渺小。而为什么这里的人这样随意的对待佛像?为什么能够在世界文化遗产上爬上爬下去无人理会?这群人真的信奉神明吗?这个问题直到我到博卡拉,碰到一个加都人后才明白。他说年长的加都人每天起床之后,都要洗澡之后去离家附近的神庙拜拜,年轻一代的加都人至少也会保持一周一次的频率去拜拜,神庙或大或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会和神明有个简单交流。拜过神明之后,会用点一点蒂卡在神明身上,然后点在自己额头上,水果也会和神明分享。他们对神明,更多的是亲近而不是敬畏,即使是对湿婆这样的毁灭神也同样心怀亲近。这个加都人是对中国是有所了解的,问我,如果你内心放着神明,为什么你非得把他捧得高高的,一见他就觉得自己好渺小,非得天天顶礼膜拜才可以呢?济公活佛的名言就是“酒肉穿肠过,佛主心头坐”,好像很久以前我也听过“有心修行,此处即灵山”这样的话语,看来以前,中国对佛的信仰也更强调的日常的交流而不是形式,这和尼泊尔人对神明的态度异曲同工。我继续问那个在博卡拉碰到的加都人,所有的游客都可以在你们杜巴广场的神庙爬上爬下,这样下去要不了多少年,你们的文物肯定会损毁的啊!其他国家至少都会在外围围个栏杆,你们究竟有没有对文物进行保护啊?“我们在意的是内心的修行,心才是永恒的。如果我们不再相信宗教,那要这些神庙有什么用。即使神庙被毁坏了,只要我们对神明的信仰还在,那我们就没有失去什么,再盖一个就是了。神是用来沟通交流的,如果非要用一个栏杆让我们和神庙远离,对我们来说,这才是更大的破坏”。他用的是英语,大概意思就是这些了。随后他就给我讲了印度教修行的几个境界……他看我也不是一点不懂,就更加欣欣然的讲了好多好多。在印度教的四大圣地之一的帕苏帕提拿寺(Pashupatinath)外,是尼泊尔的圣河巴格玛蒂河。河边有数个尸体焚烧台。虔诚的尼泊尔印度教徒都希望死后能在这里被火化,然后骨灰被撒入圣河,灵魂随河水流至神界。最佳观看火化的场景是在和对岸,看印度教徒火化的过程。尽管距离焚化台还有数百米,但是气味却是不是很好,不少游客掩住口鼻,只是因为猎奇而在此驻足打量。可是,我却发现除游客以外,还有大量的本地人也在河对岸看尸体焚烧。这地方不是什么优雅的场所,气味也不怎么样,游客猎奇偶尔来一趟也就罢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本地人也看焚烧呢?我问了两个大学生模样的当地年轻人。他们腼腆的笑笑,告诉我说他们来这里看火化过程,对他们而言也是修行。有人死,有人生,几步之内有人哭,有人笑,来这样的地方,会让他们更加淡泊宁静,获得内心的平和。这些话如果在国内听起来颇有点无厘头,可是看着他们那纯净的目光,我觉得他们说的真的是他们的想法。“逝者长已矣,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我尝试着把陶渊明的一首古诗翻译给他们听,他们听完,大感知己,和我拥抱不已。被世俗侵袭久了,已经习惯了人与人之间的淡漠。当我在清晨五点左右,从酒店出来,路边一伙踢球的小孩子冲我招手,热情邀请我和他们一起踢球的时候我是那么的诧异。此前,我看攻略上写过,尼泊尔物资缺乏,当地小孩很喜欢问游客讨要糖果等物品。和当地小孩玩了一会之后,我没有带糖果,为了表示感谢,我拿出100卢布分给这些小孩。看到他们吃惊的眼神,我突然觉得自己很羞愧。这些孩子只是出于好玩所以拉着一个外国人一起踢球罢了,为什么我却把这最淳朴的情感想象的如此功利?尼泊尔是佛教国,尼泊尔落后,尼泊尔人善良淳朴,但并不意味着尼泊尔没有政治,没有纷争,相反,尼是个政治上很复杂的国家,复杂到我现在都不知道它算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时间七八月份是西藏的旺季,但不是去尼泊尔的最好季节。此时正值尼泊尔雨季,能见度较低,不能清晰地看到雪山真容,有点遗憾。尼泊尔徒步最好的季节是九十月份,秋高气爽,能见度高,气候凉爽也比较适宜徒步登山。
【住宿】1、在拉萨住了两晚,是朋友介绍的一处家庭客栈,位于仙足岛生态小区,离八廓街和大昭寺都很近,晚上可以在房顶看到布达拉宫亮灯。可以搭伙一起吃饭,交很少的饭费就可以吃到非常丰盛的家常菜,主人很好,晚上还可以聚在一起看电影或者“驴子”的幻灯片,非常温馨的小窝,费用大概从50到200不等的样子。我住的女生宿舍貌似50元的,是榻榻米,也有一张单床,特别干净和温暖。2、加都的住宿基本是在泰米尔一代,住宿的旅馆到处都是,费用也不一,总体住宿都比较便宜,推荐一家叫纳木错的旅馆,很干净。加都因为地处盆地,房间都比较潮,很多房间因为返潮都有味道,这家纳木错旅馆是西藏人开的,比较整洁,价格大概60-80的样子。其他网上比较出名的长城、凤凰、泰山、北京饭店都距离不远,但是很容易迷路。北京饭店和长城比较贵,凤凰价格相对便宜。如果不想去扎堆的话,住尼泊尔当地人开的旅馆就很好,价格低一些,只需要简单英文沟通即可。3、奇特旺的住宿最好,因为奇特旺都是一家一家独立的风格迥异的花园酒店,外观看起来都像别墅一样子,但价格都非常低廉,一般都是各家旅行社开发的,费用和旅费一起计算。我们在纳木错旅馆对面的SIVA'S报的名,三天奇特旺的旅程,包含交通、吃住(两晚住宿)、所有的游乐项目(白水漂流、野生公园、骑大象、和大象戏水、丛林漫步、坐独木舟看鳄鱼等等)、送到博卡拉,一共68美金,400多人民币的样子,很便宜。4、博卡拉的住宿是相对较贵的,便宜的旅馆60-80人民币的样子,高档一些的花园酒店都是按美金计算15-40美金,能看到费瓦湖的一般都贵一些,其实没有必要,因为博卡拉的旅馆都是围绕着费瓦湖建的,出门就是湖,愿意的话走两步就到了。
【门票】1、尼泊尔加都:三个杜巴广场,加德满都杜巴广场门票300卢比,不到30元;帕坦杜巴广场和巴德冈杜巴广场打了个出租,司机直接绕道开进去,没有收门票,据说巴德冈的门票对持中国护照的公民只收50卢比,才几块钱,非常便宜,却非常值得去看。猴庙有两个门,两个门口都不售票,只有从正门到达山顶的时候,有管理员见你是外国人才象征性地收一下门票,大概100卢比,10块钱不到,侧门一直到顶都没有人收票。尼泊尔所有的景点都是开放式的,不像国内一样高墙围栏地拦着,其实不收门票也可以进去,不过越是这样越觉得不交门票有点说不过去,其实在尼泊尔所有的景点门票相加也没有国内的一个景点高。2、博卡拉:费瓦湖划船250卢比,如果找船夫代划另加50,共300卢比,都不限时间;五个人一条船一个人折合不到五块钱人民币。
【饮食】1、加都的饮食非常丰富,各地美食都能找到,总体价格不贵。推荐几家,泰米尔地区有一家叫“ice and fire"冰与火的意大利餐厅,做的披萨超级好吃,环境非常清幽,价格也不贵,一个披萨2、30的样子,人均20-30元消费;北京饭店的中餐,吃腻了咖喱、西餐之类的,怀念中餐的话推荐去北京饭店,价格不是太便宜,但口味很正,人均40-50左右,是可以接受的程度,关键是炖的鸡非常棒!印度菜、咖喱饭、西餐在这里都很盛行,价格不是很贵,日本料理、韩国料理也有几家比较出名,走不了多远就可以看到,但是价格小贵,口味没有国内吃的好吃,所谓入乡随俗,味道也比较具有异域风情。2、博卡拉不仅住宿贵,吃的也是很贵滴。在费瓦湖畔一家很出名的加拿大酒吧餐馆小搓一顿,六个人花了将近四百米,人均超过60大元,关键是超级难吃。我们吃亏在看不懂菜谱,有一个健康菜healthy food看起来比较便宜和健康,我们点了两份,结果是豆腐青菜和米饭,豆腐像石膏巨难吃~博卡拉也有好几家日料和韩料,依旧比较贵,依旧口味不敢恭维~尼泊尔比较流行吃鸡,各种鸡饭的口味总起来说比较中规中矩,难吃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建议大家到了那里多吃鸡~【购物】加都不愧是购物天堂,各种世界各地的舶来品一应俱全,因为没有关税,所以巨便宜,很多东西据说比香港还要便宜。在那里可以把依云矿泉水拿来洗脚,也不会觉得有多么奢侈。泰米尔地区的小超市到处都是,产品非常多,从日用品到知名大牌一应俱全,很容易刺激你的购物欲望。琳琅满目的服饰、金银饰品、挂毯和小物件也是抢购的重点对象。还有,因为尼泊尔是旅游天堂,是世界驴子登山徒步的天堂,所以各种世界大牌的户外专卖店非常多,泰米尔区有一条街是卖户外的(三)路线我的路线是:成都--加德满都--奇特旺--博卡拉--加德满都--成都其实,我的路线里有很多的缺憾,比如博卡拉时间只有两天,没有去行山(行山最短也要三天,长一点的有一周、十天、半个月甚至超过一个月的都有,关键看你的时间),比如没有去那加阔,其实那加阔离加都只有28公里,在尼泊尔行车大概有两个多小时车程(国内路况好,时间没法比较),据说即使在尼泊尔最闷热的天气,那加阔都是凉风习习,非常宜人(因为加都是盆地,夏天潮湿闷热,而那加阔是山区)。在那加阔看喜马拉雅雪山是我梦想的场景,希望再有时间去尼泊尔会补上这个行程。(四)必备品除随身携带的衣物、日化等日常必需品外,建议去尼泊尔时别忘带以下物品:1、高倍防晒霜,高原的阳光异常强烈,一不注意,很容易晒伤;2、驱蚊花露水和蚊虫叮咬后的紫草膏、风油精、清凉油,尼泊尔蚊虫比较多,尤其是奇特旺这种热带地区,不仅蚊子多,而且丛林漫步时还有可能碰到蚂蝗,博卡拉行山的时候蚂蝗也比较多;3、旅行时尽量选择户外装备,登山包、登山杖、冲锋衣、速干衣等,千万不要用行李箱,不然会把肠子悔青,旅途中碰到两个武汉的大姐,拖着拉杆箱去的尼泊尔,拉杆根本无用武之地,幸亏一路同行有男生帮忙,不然一定会被累死;4、雨衣,气候无常,随身携带有备无患;5、常备药物,在潮湿闷热的天气中长时间行走很容易中暑,急救包,用于伤口包扎之类。……
因为时间过去比较久了,很多费用和细节都记不清楚了,不然说得会更具体些,先到这里吧。。。辛苦、精彩的尼泊尔之行结束了,一路上风景不可谓不美,风情不可谓不奇,如果有时间和精力,我会很愿意在后面的日志中将这些元素一一记录。但在这些之前,我想趁现在记忆还没有衰退,还有兴致和时间,把我此次最深的感触用流水账的方式写下来,也算是为今后的回忆留个念想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