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色天下 自驾越野 民俗风情

英国人是如何谈论天气的

2013-01-01 19:51

摘要:国家旅游地理1月1日 英国的天气不怎么样,给人的感觉是湿冷的,英国人经常会以谈天气为架起沟通桥梁的第一步,慢慢的打开话匣子,聊起大家有共鸣的话题。 有些事情,如果我们没有离开熟悉的街道和餐馆,飞到万里之外的异乡,的确难以理解。 比如谈论天气这件

    国家旅游地理1月1日    英国的天气不怎么样,给人的感觉是湿冷的,英国人经常会以谈天气为架起沟通桥梁的第一步,慢慢的打开话匣子,聊起大家有共鸣的话题。
 
    有些事情,如果我们没有离开熟悉的街道和餐馆,飞到万里之外的异乡,的确难以理解。

    比如谈论天气这件事,真的只有在英国才特别值得一提。

    一个二十几岁小伙子,他不遗余力地抱怨生活的重复,同样不遗余力地期待生活的改变,除了在医院的走廊里等待老爸的手术结果,是断然不会搭理一个和他不相干的人的,更别说谈论什么天气。事实上,那个年纪的时候,也真的没有什么人是和他相干的。当他活到三四十岁的时候,谈天气变得更加坦白和真诚了些,和他们相干的人变得多了起来,甚至可以说,越是和他们自己不相干的人,对他们却越是重要。他们开始理解,并且运用没话找话说这件事情里面,关于“妥协”和“耐心”的小小智慧。因为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揪心揪肺的那点儿事儿,是每个地球人都知道的,如果没个小过度,就显得太生硬和动物性了。其实加个小过度也不过如同点个香槟或者抽根雪茄,味道不如形式,形式服务内容。但是最让人头疼的是,这个拐弯抹角的内容,其实已经引不起从前的那种劲头儿了。步入老年,他们再次对天气缄口不言了,因为那是唯一让他们那些激烈的抱怨无能为力的东西,也或者,他们后悔这一辈子滔滔不绝说得太多,安安静静看得太少,他们重新变得像孩子一样。无论随便端详起什么来,都令他们感到无比新奇,哪有时间多说什么?

    英国人爱谈天气,一开口多半先谈天气。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一天下午在街上散步,迎面走来一位老先生,对他说:“Good afternoon, Mr. Shaw! It's such a lovely day, isn't it﹖(下午好!萧先生,天气很好不是么?)”萧伯纳幽默地回答:“Oh, yes.But twenty people have told me about it in past two hours. Thank you.(哦,是啊,但是在过去的两个小时里,已经有20个人告诉过我了。谢谢你。)”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英国的天气确实比较糟糕,或者说在一年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英国的天气打不起精神来讨好他的臣民们,带给他们的困扰,多于畅怀。

    其次,谈论天气是对人们对英国人“绅士风度”成见的一种注脚,觉得他们彬彬有礼,凡事讲究程序和周全委婉,所以他们谈论天气便被认为是见面或者搭讪的合理开场,被认为是他们应该有的行事作风,或者说是人们对大英帝国,甚至是旧殖民地人们精神样貌的合理期待。

    此外,如果你身处英国式天气的影响之下,像我一样,在年初先雪后雨、阴霾不断的十几天里,不断乘车穿过景色单调的南英格兰冬天,相信你也会明白,糟糕天气的折磨可能是人们接近彼此、冲破隔膜或者说寻找精神依托最好的理由和最顺畅的通路。

    一路上,我一直在想一个朋友在知道我要去英国的时候问的一个问题:英国是什么感觉的?问得好!

    只有看到、听到、尝到、触摸到,最后感觉到一个地方之后,才能说是真的去那里旅行过吧?

    不过英国的感觉,其实与我没有看到红色的公共汽车、听到希斯罗机场的通知广播、尝到炸鱼薯条、感觉到标准的英国式黑伞握在手掌里的触感之前,没有什么不同。

    从厚重的呢料大衣上拂去12月的冷雨。我一直觉得英国,就是这个感觉。

    总的来说,情况相当糟糕,但是仍还有希望和一点点给人温暖的依持,比如那件旧大衣。

    如果用这个感觉来形容生活,形容内心对这辈子遭遇的真正感受,也算贴切。如果你还有兴趣和勇气,像剥洋葱那样一层层剥去这感受上面不断累积起来的种种虚妄和借口。

    以前看那部21世纪翻拍的新版《金刚》,觉得它从头到尾都很嘈杂,惟独金刚摆脱追逐,手心里捧着“小女朋友”,第一次在他从未见过的冰面上滑行、旋转那段,拍得很美。前面的铺垫太长,短短几秒之后,这个场景被枪炮声和尖叫打断得又太快,但是惟其如此,才让人觉得这一点儿“添油加醋”的段落,是唯一值得为它熬过整个播放的超过120分钟时间的理由。

    好的时光,就是要在熬过漫长寒冬之后到来,在你才刚刚陶醉过那太短太短的几秒钟,那在巴士上惊鸿一瞥又稍纵即逝的,那不可思议几秒钟之后,翩翩然逝去,才真正称得上是“最好的时光”。反正不管它们好到什么程度,你都留他不住。索性如电光火石般,在最好的定格处,消逝。

    英国的冷雨,就是这样,在厚重的呢料大衣上,画出无比阳光灿烂、无忧无虑的热带海岛,比守着青春泉和阿里巴巴的金库更让人安心的,生活的实感。你能很容易地想象,也能真切地感觉到,手指拂过那件大衣有点毛刺、有点扎手、湿淋淋、冷飕飕的触感,是吧?当然,如果那件大衣是穿旧了的,就更好。

    OK,打断一下,就我的观感来说,英国人其实并不怎么爱谈天气,英国人其实并不是古板到非要和他们谈天气才能展开谈话,英国人对绅士其实也没什么感觉,英国人对天气的确有感觉。但是他们的友善、温厚,其实是对抗天气带给他们的疏离感、隔绝感的最好的武器。如果能在这样的天气里带给别人一瞬间的温暖和小小感动,就是心灵的长春药了。如果我是一个本乡本土的英国人,要几十年如一日地和冬天的冷雨厮守做伴,我会多么感谢那些向我问路的人啊!感谢他们给我个机会,让我感觉自己,不错。就像大亨们应该感谢那些一声不吭地拿走他们慈善捐款的那些“穷人”一样。

    在我生活的日常环境里,要挤出一点儿笑容给别人已经困难,更别说挤出时间来和人谈论天气,所以我倒觉得和人谈谈天气,也是种很有风度的美德。在我们的国家里,让人产生被疏离、被隔绝的感觉的,不是天气,是风气。我们没有英国式的保守,我们有中国式的防守。

    有时候我看着黑压压的沉默的人群,会觉得,每一天,我们都在彼此淡忘,直到连自己的存在也淡漠得有些虚无缥缈起来。但惟有在淡忘和疏离之间,我们才明白彼此的存在,对自己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就好像惟有面对镜子,才知道自己是何等的模样。在我的印象里,我们家乡的人,是不会不会对陌生人微笑的,对认识的人也很少这样。但是在12月的伦敦和冰冷阴郁的北欧,我不止一次地遇到他们这样做,可能是天气太影响心情,也可能是他们想在别人的反应里,再印证一次,自己的存在。

    为了能够迈腿就到大英博物馆去看那些我钟爱的中国古董,我选择住在旁边一条街上的小旅馆,这段短短的距离的确也让我在英国式天气里受益良多。小小的旅馆里,聚散着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声音,巴西来的清洁工每天高高兴兴地打扫,俄罗斯的夫妻叽叽喳喳地喝白酒烧菜,美国姑娘在狭窄的转角楼梯上讨论她们要去的下一个夜店,阿拉伯小伙子一连几天不知所以然地坐在楼梯上发呆,萨姆赛特来的安迪不停地抱怨总是断掉的无线网络,公用的冰箱里还静静躺着一盒估计是日本游客带来的“信州白味增”,主人却从未露面……

    小旅馆里有一个表情总是怯生生的哥伦比亚服务生小伙子马尔科姆,我到英国之后第一个和我有真正意义地“交谈”上一阵子的人就是他。因为他每次见到我都能准确地叫出我和太太的名字,这种待遇,我记得只有住在柏林勃兰登堡门旁边那家阿德龙大饭店的时候才遇上过。不过他的口头禅总是千篇一律的那句:“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尽管说。”我要他做而且他能做的,也无非是告诉我公共厨房里的胡椒或者橄榄油放在哪里而已。因为哥伦比亚对我来说实在是个遥远得可以、陌生得可以的国家,所以我对这个戴着大大的而且样式很过时的黑边眼镜的男孩儿,颇好奇。每天晚上九点过后,马尔科姆下课以后会准时来旅馆上班,准时在厨房里用开水煮几个小小的包心菜和胡萝卜,准时跟我们打个招呼。每天保持着一成不变的日程和一成不变的安静。因为在我的脑海里,哥伦比亚总是和毒品有着那么点儿无法摆脱的干系,所以我得狠狠地忍住那不断滋长的好奇,故意回避这个话题,谈谈当天的天气,自然成了打开话题的捷径,那几天里,伦敦的冷雨或者小雪,也的确没有让我失望,给我们的交谈提供了不少方便,让我们两个外乡人的“英国式交谈”跟坏天气一样充满了正宗的英国式风味。接下来,我就可以顺利地谈起他们国家有丰富的矿藏和众多的美女,我就可以更加顺畅地讽刺几句贪婪的古代殖民者并表达我国际主义的同情。他稍微兴奋起来,跟我谈起他来英国时长长的旅程,还有看似遥遥无期的预科班课程,那些他无比向往却从没有看过的英超联赛。我注意到他的厚外套里面穿着一件鲜艳的曼联队球衣呢。他想在英国学个贸易MBA,“我学完要回去的。”这个预科班还没毕业,说英语都还带着浓重乡音的小伙子目光坚定地念叨着:“我肯定要回去的,回哥伦比亚。”边说边把水煮包心菜和胡萝卜从滚烫的锅子里捞出来,笨拙的动作透露了他还是个孩子这个现实。这个幸运的孩子,我想,至少他现在还是充满希望和期待的年龄。“你一定有个特别火辣的哥伦比亚小美女在等着你回去吧?”我投其所好地问道。不过他的回答确实出乎我的意料——他想在英国和法国女孩儿谈场恋爱。 “法国女孩说英语的口音真是好听啊……”他说这话的时候,双眼望着远处一个不存在的焦点。

     英国和哥伦比亚的距离,真的是十分遥远,就好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样,即便对面相逢,也往往隔着千山万水。要想拉近这距离,需要耗尽的,远不止喷气机隆隆咆哮的引擎推力。

    在一个适合用谈天气来打招呼的早晨,我在餐厅里听到旅店老板和巴西清洁工的晨间对话。老板是个四十岁开外的,标准的英国人,伦敦腔悠扬婉转,金丝边眼镜、黑色的外套和软礼帽下灰白的头发让人联想起的,是一个剑桥大学的气象学教授什么的,而不是一个小旅馆的老板,他在我们出发前发给我们的邮件,简直热情周到得有点絮烦。

    “巴西对替代能源的开发的确值得这个世界最热情的感谢,”他说,手里端着的咖啡冒出像浮云一样缓缓上升的温暖。“用甘蔗提取发动机替代燃料,我认为是个很好的主意,问题是甘蔗的产量是否足够供应车辆的需要,耕地上如何才能更高效地产出甘蔗呢?

    原来,英国人除了谈论天气,还可以这样直白地彼此问候。

    我想起老派的北京人,彼此问候的时候是说:“吃了么您呐?”现在,我们如何彼此问候?在我们之间,委婉地带出共鸣的话题,又有哪些呢?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