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那一口“柔腻”甘贻
摘要:国家旅游地理12月25日 15年前到达苏州,是为了到上海,因为当年自行车不能上高速公路,只能将单车寄放在苏州,乘火车到上海再折回,那时苏州并非目的地,十里洋场才是挥霍和见证青春的目的地,苏州就是歇脚的地方。15年后的今天,专程从上海转车到苏州,目标
清晨,苏州老人听着收音机,走在平江路上。
寒冬来到苏州,冷冽气息中总能闻到若隐若现的香甜气息,于是,这一段旅行,寻香成为最私密的动力,因此苏州是与自己相处,是真心实意的与苏州的一段单独相处的时光。
寻香之旅
岁月静好,尘世留香
如果要溯源小资、屌丝的鼻祖,源头应该是在苏州。当年,沈复与芸娘,在苏州沧浪亭边的卿卿我我,简直成为当下精致无比生活的典范,连最为讲究的“小资”们、“宅神”们都无法望其项背。那是一口什么样的生活啊?沈复不为赶考,从来没参加过高考(科举考试),他家境也不富裕,基本上是以卖画维持生计,并非“富二代”也非“凤凰男”,约等于现在的“经济适用男”吧,就是这样的一个不主流的男子,不为功名利禄,但是芸娘就是痴情跟随,这位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蕙质兰心妻子,一年四季每天都会因应时令,变着招式把小两口的日子过得像花一样的美。
苏州街头水果摊上卖相诱人的水果
比如说,采集夏日荷花,制作茉莉花茶,她还开创性地让一担货郎跟着他们一众诗人、愤青们一起郊游野餐,由于有担货郎的存在,于是,他们在踏春而行或是秋游赏秋的郊外,便可以坐享其成地享受温热的黄酒、氤氲飘香的花茶了。
张爱玲憧憬“岁月静好”,奈何遇人不淑;李清照倒是遇上“淑人”赵明诚了,却敌不过“现世不安稳”。沈复与芸娘的爱情故事,不那么广为人知,不那么千回百转,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是以两个人的名义生活着,尘世里也有芳香,鱼米粗茶的一生更有嚼劲,不就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吗?
苏昆,香糯如梦
昆曲的源头在苏州,昆曲命格里就离不开苏州,所谓吴侬软语,万一流转到东北的话,昆曲还能“扭捏”得起来吗?有幸,在礼耕堂,听到吕成芳老师亲自演绎的《牡丹亭》,叹为惊人。说实在,听不懂,只是大概知道了牡丹亭杜丽娘,单相思,为爱而死又为爱重生的故事,所以听昆曲,犹如听天书。大师的唱腔与身段自然不在话下,而令我醍醐灌顶的是,吕大师的“天问”:如果你是男人,当你在书房做了这个小姐的托梦,你会去打开小姐的棺木吗?如果你打开了,杜丽娘复活,你还敢跟她成亲吗?
昆曲大师吕成芳老师的“杜丽娘”扮相。
因为我是女人,我不懂得自己有没有这个能量,为爱重生。但这个天问放在当下,估计没有男人有这样的胆量率性而为的。或许,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吧,真爱只有假惺惺地深藏在内心,才不会变质腐朽;偶尔拿出来晾晒一下,还会佩服自己特别崇高。
苏香,性感丝丝入扣
苏绣作为“天堂绣”闻名天下,而苏香则默默无名。以个人的体会,苏香与黄酒一般,应该是苏州最为性感的尤物,看着沉香袅袅盘旋,沉稳的气息丝丝入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告知我们,“沉香通窍”,可见,等一时愚钝无法开化的时候,苏香足以让人开窍增持智慧的。在平江路上偶遇苏香,像圆了自己一个心愿般让人回味。古代读书人有“君子四闲”之好:墨香、品香、茶香、花香,这其中的“品香”即为檀香、沉香等。
平江路上的“相思阁茶坊”。
所谓人杰地灵,苏州不仅出产美女,也出生才子,从大名鼎鼎的范仲淹、文徵明、唐伯虎、祝枝山等,都让人感受到苏州遍地都是读书人。文化人的兴趣爱好等“闲适”功夫都成为雅致和情调了,苏州人也很好地继承了下来。平江路上的“苏香”店很多,现在还开到淘宝天猫上去了,可见,对于雅兴的传承也成为苏式生活中可贵、可赏玩的一脉。
苏茶,色香味全还有评弹
如果要将伦敦的英式下午茶与苏州的下午茶分出个胜负高低的话,我自然会投票给苏式下午茶,因为“英式下午茶”少了曲调,而“苏式下午茶”不仅色香味俱全,更为可贵的是有“中国好声音”苏州评弹的加盟,下午茶的文化味就出来了,从才子佳人“评说”到七侠五义,三弦一拨琵琶一弹,气势出来了,碧螺春也不再是那杯碧螺春,梅果也不再是那枚果子了,苏式下午茶喝出历史的悠然和感慨来。试问一下,现在哪里的茶馆或咖啡馆,能有如此摄人心魄的情调?
礼耕堂的菜单
记者手记
想过“水磨”般的苏式生活必须具备超常的能耐
为什么走进苏州,就很自然地联想起若干古代才子佳人?是因为苏州人一直就生活得如同古代人一样的雅致,舒驰有方,不紧不慢、有板有眼,不像我们生活在沿海城市,整天神经兮兮、忙忙碌碌、碎碎叨叨,分不清楚什么是“鸭梨”什么是“雪梨”。
只有深入了解了苏州的“苏”字号辉煌,才能略晓一二。苏州不产玉,但苏州人雕琢玉器,有属于自己的名号称为“苏作”;苏州不产木材,但苏州人制作的木家具,却成为木家具三大流派之一,江湖上定位为“苏工”;苏州不产山珍,但苏州人烧制出来的菜叫“苏帮菜”;苏州地不大,连园林都是小巧玲珑,但苏州人内心能装下乾坤,只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舞台,苏州的能工巧匠造出了北京故宫和天安门。你看,苏州人不显山不露水,但他们有能耐,只有具备了超常的能耐,才能过“水磨”般的苏式生活。
“忍”字是礼耕堂的标志。
攻略
寻迹:寻找沈复和芸娘的精致生活范本,可前往沧浪亭、仓米巷(苏州前门内仓米巷,后门大石头巷36号),或许能找回些许的记忆和慰藉;苏州平江路卫道观前3号的礼耕堂,平江路主干道上竖着“忍”字大木牌的巷口转入,据说“忍”字是潘家最重要的“家训”。
交通:广州飞上海虹桥机场,从虹桥机场转动车,直达苏州。
民俗:12月31日,上寒山寺听新年钟声;2013年2月1日-28日,金鸡湖赏苏台灯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