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太极湾及千年白族村落——诺邓村
摘要:国家旅游地理2月22日讯 诺邓村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果郎乡境内。云龙历史文化悠久,汉代曾设比苏、巂唐二县。比苏为白族语,意为有盐水的地方。可见,早在汉代,这里的盐业经济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因盐而设县。云龙与昆明的安宁,是云南古代有
国家旅游地理2月22日讯 诺邓村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果郎乡境内。云龙历史文化悠久,汉代曾设比苏、巂唐二县。“比苏”为白族语,意为“有盐水的地方”。可见,早在汉代,这里的盐业经济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因盐而设县。云龙与昆明的安宁,是云南古代有记载可寻的两个最早的盐业生产地。云龙县下辖10个乡镇,果朗乡为其中之一。这个乡位于云龙县城西北部,是距县城最近的一个乡。果郎乡共有3个村公所,其中一个叫诺邓村公所,诺邓村公所;占地150平方公里,共有25个自然村,2000多人口。
我们这里所说的诺邓村即为诺邓村公所下的诺邓自然村。“诺邓”,白族语为“有老虎的山坡”,彝语“黑”为“诺”,林深竹密的沟箐为“邓(赕)”,意为“林木茂盛的地方”。可见,这里曾经森林茂密,植被较好.后因大量砍伐森林竹木煮盐,林木渐被砍伐殆尽,现已是光山秃岭。
沿诺邓河上溯4公里,便是云龙县果郎乡的诺邓村。诺邓村在群山环抱中,是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自唐代南诏时期以来,近1300年村名不变。有独特韵味的山村风格,有古朴典雅的民居建筑,民族文化积淀丰富。
2007年 6月9日,诺邓村被列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此前,该村于2002年1月被云南省政府列为“云南历史文化名村”。
#p#副标题#e#
位于村口的是盐井,上面搭建有一简易的土坯房以遮挡风雨。诺邓盐井开发的历史较长,樊绰《蛮书》在记述“云南管内物产”时说“剑川有细诺邓井”。“细”,白族语为“新”。这也就是说,唐代,云南新开了诺邓并,从而也就开始了这个盐井村落的历史。诺邓盐井的生产一直持续下来,解放后,曾为集体所有,作为社队企业生产食盐,直到1996年才停产。诺邓盐井为筒井。盐井处共有井口2眼。一眼汲卤熬盐,另一眼抽取淡水。盐井宽1米多,深20余米。在云龙各盐井中,诺邓井卤水含盐量最高、产量最大。据有关资料,诺邓井卤水含盐量为18%,石门、大井8%,天井7%,宝丰6%。根据雍正《云龙州志》的记载,诺邓日产盐1600斤(老秤),年产盐50多万斤。自1996年停产以来,由于无人照看,2眼井口已为地下水淹没而废弃,只有盐井旁边的湿地上还渗出斑斑洁白的盐渍,表明这里不久前还有过食盐的生产,这里的卤水还没有全部枯竭。
沿盐井的东北方向而上,大约一二百米的距离,便到了国营盐厂旧址。这里是解放后国家和集体生产食盐的地方,有一间百余平方米的通透式房屋,下有数个熬制食盐的大灶和铁锅、卤水槽等生产工具。自诺邓村的盐业生产停产后,村民在这里淹制诺邓火腿。当我们跨进这个旧址时,这里的房梁上到处悬挂着布满洁白盐粒的诺邓火腿,使人感受到诺邓的盐业经济并没有结束,而是还在延续。
从国营盐厂;日址再往东北走不远便是龙王庙。龙王庙遗迹至今尚存。庙屋东端正中还存有龙王的牌位,牌位上方有五条龙,中间的文字为“敕封灵源普泽卤脉兴旺得道龙王之神位”,已被列为云龙县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的龙王庙很多。一般来说,祭龙王的目的主要是祈求龙王多下雨,而产盐之地祭龙王则是祈求龙王少下雨,以使卤水保有较高的浓度,能够多熬出些食盐。龙王庙前百米处有一古戏台,为传统飞檐翘角方型建筑,是村里比较宽平的一块空地,凡村里大小集会,均在此举行。传说龙王喜欢看戏,故每年正月各灶户都要出资请戏班在此唱戏,一唱便是几天,祈求“卤旺盐丰”。届时,居民还在这里举行各种商品的交易活动。
#p#副标题#e#
从龙王庙出来继续朝东北方经五滴水四合院便到万寿宫。万寿宫为明清江西商人在全国各地所修建的会馆名称,由此可推知,历史上这里的盐业生产曾为江西商人所经营。万寿宫的房屋如今已分给村民李文茂家居住,但房中至今还留有一点文物,让人们多少可以知道它的历史。万寿宫曾经一度叫祝寿寺,李文茂家中留存有一块明嘉靖丙辰提举李琼题的修祝寿寺碑文。文曰:“残垣废刹一僧无,陋殿空炉三像孤;蓑笠每将暑雨避,擎撑乱把危棵扶;捐金引募新禅境,绘采杂珠焕佛都;朝贺明时习拜舞,万年祝寿听山呼。”村中人普遍说万寿宫建于元代,初名万寿宫,明代一度改成庙宇,清代又改名万寿宫,但从明代江西商人的活动推测,应该是建于明代。
万寿宫东北方是四合五天井,这也是一典型白族四合院民居建筑,紧挨万寿宫并靠北是盐局。盐局是过去政府管理盐业的机构所在处,有房屋数问,为一院落,现已时过景迁,改为果郎乡诺邓村老年人协会。
盐局北边是贡爷院。由于盐业经济的发达,诺邓村文化炽盛。据村中老人讲,明清以来,全村出过进士2人、举人6人、贡爷58人、秀才300多人。这在滇西那样偏僻的山村是绝无仅有的。在与村里老人交谈的过程中,他们还自豪地说起两件事:一件是,村里的一个秀才曾为腾冲人李根源、艾思奇祖上的大户人家请去当私塾老师;另一件是,一个叫孙生阳的秀才,他的儿子曾到日本留学,民国年间竞选过一届国大代表。贡爷院即因这户人家世代均系贡生而得名。院中至今存有一匾。匾文为“耆德可风”,落款“道光十八年分乡饮宾杨迎瑞”。
贡爷院东北向是银匠家,据说这户人家过去专以做金银器打造为生,反映了在盐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诺邓村已有一定的小手工业。贡爷院的西北向是道长家。诺邓村有多处道观、庙宇。道长家,顾名思义就是过去道观长老居住之所。这反映了诺邓村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文化的多元性。
从盐井至道长家,约有一里见方,地势虽有起伏,但属于全村最平坦之地。从留下的古遗迹名称来判断,这一带应是古代诺邓村食盐的主要生产区。
从道长家出来,不几步便过穿村而下的诺邓河。虽名为河,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两米宽的小山沟。过河之后,这边全为陡峭的山坡,为主要的居民区。沿小山路从西北方向上行,数十米便到水井。水井的井口很小,应是山坡上的雨水渗透而成,如今已经干涸。井上方有一小块石头,石上刻有一条龙。从水并处沿村中山间小道继续向西北行数十米,便到提举司衙门。这是一个值得多着墨的地方,留待下面一起叙述。
#p#副标题#e#
诺邓河紧擦盐井流过。从盐井过河沿陡峭山路上行,到处都是民居。向西北方向行百米,便到灶户煮盐房。据说,古代很长时期内,诺邓盐业的生产,是将从盐井中汲取的卤水分配给各灶户来熬煮,灶户再将熬出的食盐交给官府,各户按股份领取报酬,这里曾经长时间保有股份制的生产关系。灶户煮盐房便是解放前灶户煮盐的遗址。这个遗址的东边是台梯四合院,这也是典型白族民居院落。之所以叫台梯四合院,当是因为这里的民居均建筑在山坡上,房屋呈台梯状而得名。从此一直向北的这一片是诺邓村民居最集中的部分,所以,北边不远处还有一颗印四合院和三坊一照壁等典型白族民居。
台梯子集市在灶户煮盐房的西北。两者相连,当是便于灶户煮出来的食盐直接进行交易。之所以叫台梯子集市,因其处于台梯状山坡上而得名。因运销食盐的需要,历史上,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并不闭塞。据村中老人讲,从这里,均有与外界联系的山间小道,东通大理、昆明,南至临沧、耿马,西走腾冲、缅甸,北达丽江、西藏。古代,这些道路上常有马帮往来。集市上,专辟有卖米坪、卖猪冲、卖百货坪、卖针线铺等,均因山坡地势沿民居小道而设。集市每月有4个街天,为农历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日。交易的商品既有诺邓的食盐、火腿、酱菜等,更多的是来自各地的商品,主要有怒江沪水人的猪,大理洱源人的乳扇、辣子面,剑川人的木雕门窗,祥云人的土锅,弥渡人的红曲米、芋头,保山人的大米、黄烟,缅甸人的水火油、洋布,以及云龙本地团结人的木板、荞面、上皮菜丝,师井人的挂面,旧州人的香油等。应该说,凡是运盐马帮所及的地区,均有商品在这里交易。
从台梯子集市东北向过一颗印四合院和三坊一照壁,便到前面提到过的提举司衙门旧址。公元1383年,明王朝在云南设四提举司,其中一司为“五井盐课提举司”,治所在诺邓。五井指云龙境内的诺邓井、山井、师井、大井、顺荡井。提举司衙门即为五井盐课提举司官街的遗迹。它设于诺邓村北端,想必因为这里是通向丽江、西藏,以及腾冲、缅甸的要地。如今,提举司大门尚存。门楣上方石刻有“奉直大夫五井提举黄孟通’的文字,其下的匾额上刻有“世大夫第”字样,大门两侧的石刻对联为:“祖德光中华,君思启甲门。”据村中老人讲,黄氏原籍福建邵武,为汉人,明成化二年到此任五井提举,前后任职九年。后因未完官课,遂留两个儿子在此,于是便世居下来,且与当地民族混同,成为白族。今问其后人为何民族,均言白族。可见,历史上,既有少数民族汉化,也有汉族少数民族化。
#p#副标题#e#
提举司衙门向西偏北一点,是进士家。这就是黄氏家族。诺邓村的两个进士都出于黄家,黄绍魁于乾隆庚辰中进士,黄云书于道光癸未中进士。从遗留下来黄家屋中的木雕图案来看,有一人应是中了进士的第二名——探花。黄氏一门两进士非常荣耀,还有人中了举人,激发了当地人读书应举的热情,对诺邓村文化教育发展的推动贡献甚大。
木匠家在提举司衙门北边不远处。木匠为道光时人,从外地来此以专做木活为生。这表明诺邓村在盐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已有一定的专业化生产分工。
从木匠家出来,向东偏北一点便到到黄氏宗词,这是福建黄氏祭祀先祖和举行家族庆典的地方;向西北沿山坡步行一段山路,便到棂星门。此门建于明嘉靖年间,今门面尚存。正门最上方大书“腾蛟”二字,反面大书“起风”二字。据说,极星门完全仿昆明金马碧鸡坊而建,且比金马碧鸡坊高出三尺。关于它为何比金马碧鸡坊高出三尺,还有一个传说。话说诺邓的一个举人到昆明,与昆明的举人在一起谈及家乡的情况,昆明的举人夸耀金马碧鸡坊如何雄壮,诺邓的那个举人十分不服,回到家乡便仿昆明金马碧鸡坊修建了棂星门,且故意比之高出三尺。此事是否确有,难以考究,但它反映出诺邓盐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实力。
穿过棂星门,沿石阶而上至文庙。此即孔庙,明代嘉靖年间修建。文庙独立成院,有主殿及两厢房,塑有孔圣人及其七十二贤徒像,是诺邓人祭孔祈求文化昌盛的场所。孔庙“文革”中被毁,仅存空屋,长期作为诺邓小学教室和学生煮饭场所使用,屋内墙壁烟火痕迹尚存,房屋几近倒塌,无人管护。文庙之旁还有武庙。武庙原建于村口小河旁,民国年间村民将其搬至文庙西边与之并列,据说此举是希望诺邓村“武”和“文”一样昌盛。
玉皇阁在文庙西边,与文庙相连。建于明嘉靖年间。主体建筑包括三层阁楼大殿及静室。清代曾数度被焚,又复修起来。现已被列为云龙县重点保护文物,但仍旧作为诺邓小学教师的办公室使用。玉皇阁旁有一棵大树,村民叫做福建树,据说是黄孟通从福建带来栽种于此地的。这里已是诺邓村的最北端,从这里的文物遗迹来看,此处当是诺邓村的文化区。
诺邓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是国家对文化遗产的发掘和整理工作的重视的结果,也是云龙县积极进行文化发掘和保护工作的成果,更重要的体现是云龙这块藏在深山里的风水宝地既是自然资源的富集区,也是文化的富矿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