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打响"美食天堂"的一次成功尝试
摘要:杭州打响"美食天堂"的一次成功尝试 --中国美食节亮相联合国纪实 新华网浙江频道(2010-12-31 09:37:38) 来源:杭州商贸 编辑: 纽约,联合国总部,玻璃幕墙的秘书大厦,圆弧形的会议大楼,正门两侧迎风飘扬的成员国国旗,构成了人们对联合国的第一印象,成
--中国美食节亮相联合国纪实
新华网浙江频道(2010-12-31 09:37:38) 来源:杭州商贸 编辑:
纽约,联合国总部,玻璃幕墙的秘书大厦,圆弧形的会议大楼,正门两侧迎风飘扬的成员国国旗,构成了人们对联合国的第一印象,成为了曼哈顿耀眼的地标。联合国总部大厦建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是世界政治的中心。因为是联合国,它成为了纽约的旅游观光胜地;因为是联合国,它成为了国家和城市宣传的窗口。近60年来,联合国举办过无数次不同国家的美食节,因此,它也成为了世界各国美食亮相的舞台。2008年10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共同在联合国举办中国美食节,这是中国美食第一次在联合国亮相。
自助午餐拉开美食节序幕
中国美食节地点设在联合国外交官餐厅。外交官餐厅一般只有午餐供应,是自助式的,早、晚有时会举办宴会、派对。在这里全年不间断地举办的世界各国美食节,都是自助式午宴。上周,冰岛美食节刚刚结束,亦是如此,中国美食节也不例外,从10月20日自助午餐开始至31日结束。
外交官餐厅位于联合国会议大楼四楼,面临曼哈顿东河。在餐厅的入口处,主办方特地架起了电视银屏,不停地播放着为美食节特制的宣传杭州的短片。印有"龙井虾仁"和"知味观小笼包"的中华美食广告牌竖立在餐厅大门两端。餐厅宽敞很明亮,墙壁上巨幅的杭州西湖全景图,与窗外东河的皇后大桥遥相呼应。餐桌上鲜花点缀,丁字形的自助餐台上,铺垫着祥云花纹的咖啡色桌围和金黄色的织锦台布,餐台居中红木底座上的"九桃瓷瓶"面光质润,粉彩精细,十分显目,餐台上陈放着的美食佳肴,香味扑鼻。这一切早早就吸引着了联合国的官员们先尝为快。
中午11点30分是午餐的时间,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不到半小时,餐厅200个餐位已座无虚席,可等候就餐者络绎不绝。餐厅经理黛碧女士说,按惯例美食节第一天就餐人不会太多,通知中国厨师按250人左右制作菜点即可。今天一见此状,她也不停地挠头抓耳,中国美食节着实让这位在外交官餐厅做了10年的经理女士感到困惑,陷入窘境了。好在我们的厨师早有准备,不停地烹制出精美菜点,缓和了僧多粥少的燃眉之急。
"西湖雪媚娘"是午餐亮相的12道点心之一,这是杭州新生代的点心,其质感细腻,色如白雪,入口绵糯,用小竹篮盛放,装点独特。午餐中不少品尝过的客人不惜再次排队而饱口福。此点由杭州知味观中点总厨、中国烹饪大师宣杭敏和杭州味知观中点师、中国烹饪大师叶玉莺两位点心女大师制作,当天她们精心制作的500只"西湖雪媚娘"就被席卷一空。联合国外交官餐厅规定接待以400人为限,中国美食节头天的午餐就让外交官餐厅爆棚,直到下午3点才结束供应。
在联合国中国美食节活动中,有位志愿者叫卞璐怡,我们都管她叫璐璐,是杭州人,还在英国读书,攻读文化媒体与交流专业,眼下正在联合国实习。她很乐意为美食节做点事,这几天也一直随美食团起早摸黑加班工作。璐璐的同事程浩先生,在联合国电台工作,他在品尝杭州大厨的菜后说,来联合国做美食节的国家接连不断,我几乎逢节必到,尝过了许多国家的美食,说真的还是这次中国美食节最棒。他的同事也都说这几天还会常来。
大使工作午餐
20日中午,中国美食节序幕刚刚拉开,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张业遂特意安排了工作午餐。他以安理会轮值主席的身份宴请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等安理会成员国的常驻代表,和联合国秘书长以及他的政治事务、法律事务、维和事务副秘书长等高级顾问共27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出席工作午餐,这无疑为大使工作午餐添上了重重的一笔,成为联合国中国美食节最重和最亮丽的一幕。
大使工作午餐在20日下午1点30分正式开始。大使宴共有四道菜点,一盘水果,一杯西湖龙井茶。菜点简洁却选料讲究,制作精细,精选于宫廷官府宴,彰显出了杭州菜之高贵和大气,亦与宾主身份相符。
第一道菜名为"翡翠珍珠鱼丸"。白底青花金边的骨碟上,托着有二龙戏珠图案的两耳小盅,精致考究,很有宫廷皇家气派。掀开盅盖,青白相间,清香飘逸。青的是蔬菜汁,白的是用鲢鱼制成的小丸子,是一道继承杭州传统名菜"斩鱼丸"的工艺菜肴,从器皿到菜肴,风雅高贵,清新淡爽。席间人士一见此菜,初为盛器惊愕,后被汤菜征服,一盅佳肴,滴汤不漏,尽流咽喉。
第二道菜取名"一品官府鲍鱼配米饭"。就做菜而言,杭州菜在取料和烹制上是很讲究的。鲍鱼菜现散见于各高档筵席中,大使宴的鲍鱼,是用上等的鲍鱼,小火慢炖18小时精心制作而成,其光泽透亮,绵软适口。临开席前,美食团接到指示,有一官员因身体原因,不宜食用,不料其一反常习,全个食之。高兴的自然是厨师,亏了的是另行烹制代用的素鲍鱼一头。
第三道菜是"宫保雪花牛肉配龙须面"。雪花牛肉选日本上乘的牛肉,按川菜的"宫保"做法烹制。说到"宫保",讲点题外之话,现在许多菜谱将"宫保鸡丁"写成"宫爆鸡丁",一字之差,全无了四川名菜的文化内涵了。此菜掌勺者为杭州知味观行政总厨、中国烹饪大师夏建强大师,龙须面则出自杭州知味观中点副中厨、中国烹饪名师丁灶土之手,一根面条用手反复拉成了4096根细如发丝的龙须面。
第四道菜是点心两例:一例为"西湖雪媚娘",另一例是"龙井问茶"。菜点完后,上水果拼盘和西湖龙井茶。
在大使工作午宴进行中,杭州电视台的记者来到了厨房,当记者采访餐厅巴思卡副厨师长时,他说,他很少加班,这两天和中国厨师在一起加班,值得!看到大使宴的菜,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被中国厨师的精湛技艺折服。
在工作午餐上菜的过程中,外交官餐厅服务经理默罕穆德汗频频地向中国美食节美食团的工作人员举手示意:非常棒,了不起!这里要提及的是住纽约的杭州人赵林浩先生,他也是美食节的志愿者,帮助美食团解决了大使午宴的许多原材料,当然,远不至此。他还持有联合国发给的中国美食节通行证,是名副其实的不是团员的工作人员,这些天出了大力。
在大使午宴讨论工作的间隙,不时地有联合国官员赞叹着中国的美食。有官员说,中国美食节给联合国餐厅的菜肴提升了标准和上了档次。宴毕,潘基文秘书长走到杭州饮食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国服务大师凌美娟面前说,中国菜很好。然后指指她身上的旗袍说,衣服也很漂亮。张业遂大使在午宴结束后,赞不绝口,还特意进入厨房,向杭州的厨师们表示感谢,并和厨师们合影留念。
美食节开幕晚宴
20日晚7点,中国美食节举行开幕晚宴,这是美食节精彩的一幕,是中国美食节在世界美食舞台最高层次上的亮相。晚宴开幕前,杭州市佟桂莉副市长、叶敏副秘书长和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到餐厅现场和厨房检查准备工作,看望美食团的全体成员,要求大家全力以赴,务必成功。
开幕晚宴由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刘振民大使主持,张业遂大使、帕斯卡副秘书长、佟桂莉副市长先后致辞,并率先在美食节开幕晚宴背景图板"西湖全景图"上签名留念。
帕斯卡副秘书长的致辞:
--大家好!当我接到今晚邀请的时候,我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外交事务怎能没有饮食的参与呢?假如外交没有与饮食结合,那么我们这些联合国官员也就不用办正事了。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毫无疑问,中国人是美食大师,事实上,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是大师。如果你研究一下中国历史,你会发现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在宴会上发生的,与餐饮密不可分,息息相关。我觉得,中国人在外交中体现出来的智慧与中国饮食文化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这次联合国中国美食节就是中国智慧和中国饮食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我可以作证,今天的午餐就是中国大师做的,而且我可以告诉你们,这些菜简直是精美绝伦,无与伦比。更为荣幸的是,这次的美食节是由杭州市政府主办的,由专业的杭州餐饮公司制作的中国大餐。
杭州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城市。如果你读过有关马可·波罗写的书,你会发现其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杭州这个富丽堂皇、美轮美奂的城市。很荣幸今天亲临现场,再次感谢副市长女士,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和体验美食。
在开幕晚宴上,联合国工作人员凌建平先生对我们说,这次活动就是想通过美食节搭台,让更多的联合国官员和工作人员了解杭州,认识杭州。凌建平,杭州人,毕业于浙江大学。这次联合国中国美食节就是他牵针引线的,并一直参与策划和筹备。美食团成员到达纽约的第一天,就和大家在一起,从上到下,从小到大,从早到晚,事无巨细地忙碌着,还亲手参与了美食节开幕晚宴背景图板的制作。美食团人员对他说,你是联合国的官员,还亲自布置会场呵。他笑笑说,这叫国事家事一起办了。
已有90多岁高龄的汤永纤、姚文琴夫妇,他俩身着正装礼服出现在开幕的晚宴上。汤先生是纽约浙大校友会的名誉顾问,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是老杭州人了,他的外祖母还是胡雪岩家族里的人。他深有感触地说,来联合国办中国美食节真好,要谢谢杭州市的领导,让更多的外国人知道杭州,了解杭州。
开幕晚宴结束前,帕斯卡副秘书长特意走进厨房,和中国厨师握手拍照留念,并不停地夸奖道:Exquisite!Superb!为证明这话是发自内心而毫不言过其实,他指着厨房对面的餐厅强调说,中午我就亲口品尝了你们烧的菜,真是太妙了,绝无伦比。
以"中国味道·魅力杭州"为主题的开幕晚宴持续了大约一个半小时,来宾陆续退场后,西湖全景图上,天上云里,湖上城里,山上树里,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看不清看得清、认得不认得的嘉宾签名。中国美食节代表团全体成员也在上面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是为了纪念,但更多的是祝愿和自信:努力,成功地办好美食节,为杭州、为中国,也为中国的美食、中国的厨师。
媒体吹风会
联合国外交餐厅是由美国爱玛客(ARAMARK)公司管理的,它就是北京奥运会的餐饮服务商。按惯例,各国在联合国举办美食节期间都要举行一次媒体吹风会,主办方和爱玛客公司邀请在纽约的新闻媒体参加。联合国中国美食节也举办了媒体吹风会。
媒体吹风会其实就是记者招待会,光临中国美食节媒体吹风会的记者有中央电视台、美联社、纽约时报、联合国记者团代表等共二十四人。现场就设在餐厅厨房的过道上,不过十平方米面积,虽然场地狭小,但布置得精致雅气。中国红的台布,织锦段的桌旗、瓷瓶、绸伞、黄酒、天竺筷、各样的中式碗碟,构成了浓郁的中国味道,真有室雅无需大之感。记者们济济一堂,要的就是第一现场的接触和直接的感受。
媒体吹风会在21日下午1点30分开始,宴会由美食团行政总厨(杭州知味观·味庄总经理、国际烹饪艺术大师)董顺翔制单,凉菜有:碧绿菜卷、姜汁虾球、卤鸭脯、素烧鹅。汤:龙井问茶。主菜:蛋黄鳕鱼鸡汁绣球、龙虾芙蓉蛋、蟹酿橙、宫保雪花牛肉。点心:木瓜酥和西湖雪媚娘。随着菜点纷纷上桌,美食团技术总监(杭州酒家总经理、国际烹饪艺术大师)胡忠英、美食团团员(杭州酒家中点总厨、国际烹饪艺术大师)王仁孝、美食团行政副总监(杭州天香楼大酒店总经理、国际烹饪艺术大师)王政宏、美食团团员(杭州知味观·味庄行政总厨、中国烹饪大师)刘国铭等逐一亮相,介绍菜点。
当"龙虾芙蓉蛋"上桌时,有记者问,是什么让你想到蛋壳里装龙虾肉的?总监胡忠英大师说,小时候,妈妈做的茶叶蛋,很香很好吃,让我至今难忘。茶叶蛋令我回味无穷,我认为用蛋做菜是很有滋味的。胡大师的动情话语打动了老外,美联社记者约翰递上名片,相约深度采访。
"龙井问茶"原是一道点心,媒体会上变成了一道别具风格又自然贴切的茶汤。此菜用茶杯做盛器,杯底放虾仁和干贝丝,再放上用面做成的茶叶,置记者席前,食时,服务员将茶壶里的热汤倒入茶杯,记者用汤匙搅拌即可食用。中国美食节点心总厨王仁孝介绍道,"龙井问茶"是杭州的一个名胜古迹,龙井茶享誉海内外。厨师将菜汁揉入面粉中,用手将面捏成一片片酷似龙井茶叶的形状,栩栩如生,再以清澈高汤代水冲泡。这道菜点不仅再现了龙井茶的文化意境和杭州茶都的品质生活,也展现了杭州烹饪大师的高超技艺。联合国记者团资深记者Casella在品尝后称赞道:精美之极,别具匠心!
会上,记者们对中国美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如装龙虾肉的蛋壳怎么会是半个形状的?用什么调味品和方法将美国的蟹和橙做成了中国的风味?杭州菜也用日本的原料和川菜的调味吗?等等,大师们都一一作了回答,博得记者们一次又一次的掌声。
在媒体吹风会结束前,美食团团长戴宁率杭州烹饪大师、服务师集体出现在记者面前,征求记者意见和答谢光临。有记者欲起身致谢,然实在场地太窄,难以动椅起立,记者们唯以用更热烈的掌声表达对大师们的谢意,和对杭州菜的赞美。
10月24日联合国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会见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后,与中国美食节美食团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李肇星在中国美食节外交官餐厅用完午餐后,与美食团全体成员合影,并在新近出版的《肇星诗百首》一书上签名赠与戴宁团长,以示对美食团全体人员的感谢。
晚上,一年一度的联合国日音乐会在联合国大会厅隆重举行,联合国的和平使者马友友和他的"丝绸之路演奏团"为近2000名观众做了精彩的表演。受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邀请,杭州美食团全体成员观看了音乐会。
历时10天的联合国中国美食节,其影响将会5年、10年,甚至更久。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联合国政治事务副秘书长帕斯卡先生在开幕晚宴致辞中,鲜有"烹小鲜寓治大国"之论,这从另一层面上认识了美食,认识了厨师。
首席评点后:以杭州饮服集团公司戴宁为团长的杭州烹饪代表团,赴联合国总部举办中国美食节,第一次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展示杭州美食。精湛的厨艺,受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和联合国官员、各国驻联合国大使的高度评价。被誉为"这是中国智慧和中国饮食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精美绝伦、无与伦比"。我们为杭州厨艺在世界面前的成功亮相感到骄傲。
消息传来,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批示指出,这是"杭州打响美食天堂的一次成功尝试"。把杭州这座旅游城市打造成为名誉天下的美食天堂是杭州人的梦想,更是烹饪界上下努力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餐饮企业的干部员工不断探索、实践、创新,以自己的勤奋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拼搏向上,超越自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杭州菜不仅以江南地方特色享誉全国,而且杭州菜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所表达的当代中国时尚、所展现的创新手法和精美技艺,也为外国客人所折服。这次由杭州代表中国到联合国举办中国美食节,就是对杭州烹饪界长期艰苦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打造杭州美食天堂的一次鼓舞。
杭州有着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杭州的湖光山色不仅为精美的菜点烘托了诗意的环境,也激发了菜点制作者的想象的灵感。杭州烹饪界没有辜负生养他们的家乡热土,没有辜负杭州人民对他们的期望,从联合国回来后,一个新的行动计划马上就要实施,这就是要建一座杭州菜博物馆,让杭州菜的历史和现实在这里集聚,生生不息的流传下去。
我们有理由充满信心的期待。( 戴 宁)
网友评论